首页 鳳鳴朝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江左習俗,戰死者不入祖墳,只因戰死的人軀體殘缺不全,不忍讓先親目睹。」

「可又有多少疆場枯骨,能返故鄉?」

靜夜下關山如墨,胤奚手舉火把站在營外辟出的篝架前,鸞君刀豎立在腳邊。

他望著甲袍堆疊的冰冷亡軀,目光漆深,語聲如訴:「山高路遠,我送諸壯士回家。願來生皆為盛世人。」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

魂魄結兮天沉沒,鬼神聚兮雲冪冪。*

他歌唱輓詞的聲音不同於發令時的沉促低冷,曼麗輕柔,宛若一隻溫暖的手可以撫慰人心至深處。

胤奚身後,一排排甲兵沉默而肅穆地靜立著。

出征在外的人,馬革裹屍黃沙埋骨都是常事,他們習慣了接受自己死後被敵軍築起京觀,卻很少見誰會如此多此一舉地給兵士送葬。

親眼見到了,不覺得蕭瑟,反而因自己將來也有這份歸宿,心裡生出一股力氣,忽就不覺得前路有多可怕了。

一向與漢家軍涇渭分明的六鎮兵,聽著那不屬於自己家鄉卻分外寧靜幽渺的曲調,在火光里想起烏拉特草場溫柔的月光,還有飄揚在草原上空沙沙作響的馬鹿旗。

來自金陵的鳳翬營兵閉目遙想,江南此時,陌上桃花該是盡開了吧。

高世軍仰頭喝了口烈酒。

南人南望,北人北望。

無人不思故鄉。

半輪明月從薄紗般的雲霧下探出皎光,寒淨冰清,胤奚抬頭。

「阿奴,唱首歌給我聽啊。」

……

「我就愛聽你唱挽,這麼美的詞,怎會晦氣?」

……

明月猶似故人。

明月尤思故人。

·

日出千里,金烏耀暉。北固山上,濃綠如茵的草木煥發著盎然生機。

身罩寬袖袍裾的女子站在涼亭里,風也不敢拂亂她眉心艷麗凌人的鳳鈿,習習輕柔地吹過芙蓉秀面,繞鬢打轉。

謝瀾安以扇遮額,遠眺北面。卸了兵刃的褚盤從旁作陪。

二人身後,五千禁軍列成方陣,軍容整肅。賀寶姿扶刀領隊,警醒地戒備著周遭的風吹草動。

上巳節後,領競陵軍的謝豐年與從信陽趕來合兵的唐袖石,合力奪下了漢陰與武階。四月,梁州盡在掌握。

幾日前,進一步打通的隴右道上一騎飛馳,謝瀾安終於收到了胤奚的第一封家書。

應也不是第一封了,因胤奚在每封寄出的信上編了號,謝瀾安收到手的這封是第三封,前頭的料是路上波折,沒能送到金陵。

她手裡這把竹質堅粗卻打磨圓潤的摺扇,便是隨書信一同傳回的。

信上稟明,他們已順利到達吐谷渾,與韓火寓與禁軍會合。胤奚出示印信,與吐谷渾禮節使接洽,接收肉酪菽粟,及青驄馬五百匹。

「君與西域使原商定以五成關稅,換馬千匹。然吐人狡黠,以八百病馬充數,奚自專,索要五百良駒。

「臣領五百騎破萬卒,非大捷不足以報君不棄之心。

「河西沃野千里,民疾苦不聊生。奚每見此,輒憶昔時北胡割我朝半壁,今立軍狀,必亦割它半壁還以顏色!稍慰女君雄心偉志之萬一。」

說完了正事,下文鐵骨錚錚的筆調油然一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