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掃了在場眾人一眼。
四位大儒,蕭何曹參,自己和……張良?張良不是韓王的臣子嗎?怎麼也能進入沛公的心腹會議?
張良注意到陳平的視線,轉頭對陳平微笑。
陳平微笑回應,收回視線,心中有了計較。
「這次難題是這樣的……」劉盈把副本背景隨意安插到春秋中某個不知名小國身上,說了一刻鐘,才勉強把副本情況說清楚。
蕭何等人鋪開竹簡,化開筆墨,將劉盈話中的關鍵點記下。
酈食其一邊記錄,一邊用驚異的眼神偷瞄劉盈。
劉盈副本中的官職他聞所未聞,朝廷架構之完善,一個總角孩童不可能隨口胡編得如此縝密。
他經歷的真的是神仙幻境?
可這神仙,為何要讓劉盈陷害忠良,全軍覆沒啊!
看著劉盈那雙無辜的大眼睛,酈食其心略梗。
劉盈述說完副本內容後,蕭何放下筆,吹了吹竹簡上的墨漬,凝神沉思了半晌,問道:「你可否將勸諫之人調離朝堂?」
劉盈搖頭:「我想過。但副本有時限,七月十一也先發兵,七月十六我就要率領大軍御駕親征,沒有時間給我找藉口把勸諫的人調離。如果不找藉口,一口氣把所有勸諫的人都貶官,那死諫的進度條立刻就會滿。」
韓信捏了捏眉間,不敢置信道:「不到一旬就御駕親征?他能做好御駕親征的準備?」
劉盈道:「做不好啊,所以全軍覆沒了。」
韓信譏笑:「怪不得全軍覆沒。」
劉邦打斷道:「信兒,別打岔,趕緊給盈兒出主意。」
韓信乾淨利落道:「不擅長這個。有行軍之事再問我。」
劉肥冥思苦想,很想為弟弟解惑,收穫弟弟一個崇拜的眼神。無奈他也與韓信一樣,實在不擅長。
陳平手指輕點了一下于謙的名字,問道:「你課中的六部和九卿類似。那于謙的官職是兵部左侍郎,似乎不是兵部首長?」
劉盈點頭:「六部首長是尚書,左右侍郎是副手。」
陳平輕笑:「朝中之事各有主事者。如決獄問廷,錢穀問治粟內史,那于謙不過是兵部左侍郎,怎能事事都管?皇帝親征,召各部尚書和將軍詢問即可,一兵部左侍郎,怎有資格參與決斷綱常?」
張良看了陳平一眼。
此人恐怕心中不善,若在心同樣不善的人手中,會成為為禍蒼生的刀啊。
「陳都尉所言極是。」張蒼道,「盈兒可把支持你的人和勸說你的人官職捋一捋,若是侍郎這等副手,其實可以不參與決策。其餘人,也可以相互牽制。盈兒不該直接與他們爭執。」
劉盈若有所悟:「只要他們看不到我的面,就不會死諫?」
張蒼道:「勸諫是勸諫,死諫是死諫,不是一回事。只有明知諫言無效,臣子才會死諫。而只有君王一意孤行,臣子的諫言才會無效。如果他們反對的是其他大臣的進言,只會彈劾其他大臣,到不了死諫這一步。」
三位大儒默默看向張蒼。
張蒼神色坦然。
既然要為劉盈出謀劃策,何必抱著道德包袱?反正又不是真事。
劉盈腦袋裡終於抓住了那點靈光:「這個課程,考驗的難道是我對官制的熟悉,和對官場關係的了解?」
蕭何已經將竹簡中要點記住,道:「應是如此。聽你所言,勸說皇帝御駕親征的是宦官,迫切想要立軍功的是勛貴,最反對皇帝御駕出征的是文臣……真奇怪,這個朝堂的官員還嚴格區分文武嗎?難道武將不可為文官,文官不能領兵?」
劉盈道:「現在是可以的,之後就不可了。」
此次土木堡之戰,隨軍六部尚書幾乎全部戰死。
不是被俘虜,不是被殺,而是為了保護明英宗,鐵骨錚錚戰死沙場。
除了領兵出征的勛貴將領英國公張輔等人,此戰戰死的文官重臣,便有兩位尚書、兩位侍郎,數位內閣學士,與勛貴合計,共五十多名朝廷重臣戰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