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吾乃孝悌仁義漢太子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劉邦想了想, 心疼地從身邊一位深受他信任、能獨自領兵的元從大將給劉喜為相國。

此人便是陳豨。

嗯, 就是後來被後世人誤解為韓信「心腹」的陳豨。

陳豨在劉邦入秦前就拉著一支軍隊投奔劉邦。劉邦駐兵霸上, 就給陳豨封了侯。此時只有樊噲、曹參、夏侯嬰等寥寥無幾的沛豐系大將封了侯。

原本歷史中, 被劉邦親近重用,把全家性命相託付的呂家兄弟二人, 也是在劉邦入漢後才封的侯。

由此可見,陳豨為劉邦自認的心腹中的心腹, 與沛豐的老兄弟站一起。

劉邦被迫入漢中, 和彭城大敗的時候,陳豨都對劉邦忠心耿耿。

陳豨為韓信下屬的時候, 為劉邦為韓信增補三萬人之後。這是韓信平定魏國, 劉邦第一次大搖大擺摸走韓信兵符後。

劉邦一共大搖大擺摸走韓信三次兵符。

第一次是韓信平定魏國後,他用完韓信的兵後, 給韓信補兵,並將陳豨等人派往韓信麾下;第二次是韓信平定趙國後, 他用完韓信的兵後, 繼續給韓信補兵,並將曹參、灌嬰等人派往韓信麾下;第三次,就是劉邦稱帝, 奪齊王韓信兵權了。

前兩次劉邦雖摸走韓信兵符,但之後都給了韓信更多的兵將和地位。如果沒有第三次奪兵符,可能這兩件事都不足被史家記住,只是普通的兵員的調遣。

無論是不是後世猜測的那樣,劉邦剛出關中就忌憚韓信,從劉邦用陳豨,和用曹參、灌嬰的方式差不多,就可以輕鬆得出結論,陳豨不是韓信的心腹,反而是劉邦摻進韓信軍中的心腹。

現在的陳豨仍舊是劉邦的心腹大將,但因常在外獨自領兵,性格又偏向比較好臉面的豪強,和劉盈不熟悉。

再不熟悉,陳豨都是劉邦心腹了,也知道劉邦、知道整個沛豐系的將領對劉盈是個什麼態度。

他自然也知道,劉盈的戰功是真的。

再加上陳豨是韓信的老下屬,十分了解韓信的本事,劉邦在劉盈多次強調代國是和匈奴主戰場時,頭疼幾日,把陳豨派往代國為相,其用意很明顯了。

陳豨私下對韓信道:「陛下私下命令,若將軍來到代國,我便聽將軍的。」

陳豨以為是私下兩人對話。

劉盈從韓信的衣櫃裡跳出來,嚇陳豨一跳:「什麼?聽阿兄的?不聽我的?可惡!我要寫信去罵阿父!」

陳豨差點被嚇出好歹。

為什麼太子會在將軍衣櫃裡?!雖然他沒說什麼不該說的話,但繞過太子獨自見將軍,就是大忌了!

韓信面無表情道:「別在意,盈兒就是想嚇唬你。」

陳豨:「啊?」

看見陳豨震驚的神情,韓信很疑惑。

盈兒的頑皮不是盡人皆知嗎?陳將軍是軍中老人了,還沒習慣?盈兒這「驚嚇」,專門給劉邦身邊信任的老人,是太子對這些長輩親近的表現。

韓信想了想,將其歸結於陳豨回中央太少,被盈兒嚇得太少。

他對有能力的下屬很親切,安撫道:「沒事,被盈兒多嚇一嚇,你就習慣了。」

陳豨瞠目結舌地看著太子從衣櫃裡跳出來後,就倚著韓信坐著,大大方方對自己露出奸計得逞的笑容。

代國還未流行座椅,比起矮矮的憑依,還是阿兄更適合當靠背。

「陳叔父,聽聞你最重情報,入代國為相後,常從商人口中打聽匈奴的消息。我有事要請教。」劉盈從頑童模式轉化成溫雅貴氣的太子模式。

如果不看他倚靠著韓信的不羈坐姿的話。

陳豨心頭一驚,見劉盈神情懇切,似乎沒有其他意思,便安下心來,認真作答。

陳豨離開後,沒參與劉盈和陳豨的對話,只埋頭看書的韓信放下手中書卷:「你特意提到門客,可是他手下門客有問題?」

劉盈道:「現在可能還沒有問題。大漢不追究過往的罪責,只要今後商人不要給匈奴人運送鹽鐵,就沒問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