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懸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句多兩分真誠,可惜真誠得不徹底,更像一個旁觀者對局內受苦之人居高臨下的憐憫點評。

鄭劾說完轉身往外走,到門前時他突然回頭:「下個月是青錚的九周年忌日,我陪你回新洲吧?」

「不用。」

鄭劾的視線里,溫明惟低著頭,仿佛時隔多年仍然無法從當初那場幾乎摧毀他的情傷里走出來:「您慢走,我不送了。」

鄭劾擺擺手,大步跨出了門外。

**

凌晨四點,溫明惟仍然在客廳。

他不睡覺顧旌也不能睡,擔心空調太冷,顧旌從柜子里拿出毛毯披到他身上,勸解說:「明惟,該休息了。明天你約了織田博士試新藥……」

「延後。」溫明惟了無睡意,茶水也只喝了淺淺一杯。

但他臉上並無哀痛之色,那種極端情緒多年前就從他的靈魂里抽離,不能再支配他的肉體,讓他流下哪怕一滴眼淚。

顧旌沒法再勸,安靜陪他。

不知過了多久,溫明惟突然想到什麼,目光在客廳里搜尋一圈,問:「上回宗理會送我的那幅畫呢?怎麼沒掛起來?」

顧旌想了想道:「掛在書房了,之前你說書房的牆上缺點東西……」

溫明惟推開毛毯,往書房走。

顧旌不明白他為什麼突然想起那幅畫,緊跟著陪他上二樓。

畫是宗理會送的——「宗理會」,指的是聯盟宗教理事會。

顧名思義,宗理會負責統管聯盟境內所有大小合法宗教。所謂合法,也沒什麼門檻,只要某教派的相關負責人肯花五十塊錢去註冊一下,他的教派就合法了。

現在的人很矛盾,明明身處科學無比發達的時代,卻越發篤信宗教。大概是因為科學越發達,越顯露弊端:它不能解釋所有問題,更不能在精神層面給人以拯救。

以至於,近些年聯盟全境五花八門的大小教派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正經的有傳統佛教,基督教,不正經的就太多了,例如什麼「牛排教」,「遊戲教」,「我愛穿什麼衣服你少管教」……不勝枚舉,且常常有公開活動,在商業街的摩天大樓和全息GG下宣講教義,吸收教眾,有的還會當眾高歌幾曲,弄得像音樂節現場。

溫明惟不是其中任何一個教派的信徒,但他什麼都沾。

宗理會的理事長是為數不多了解溫明惟身份的人之一,投其所好,常常拿各類宗教作品討好他,以換取他給宗理會的大額捐贈。

那幅畫掛在書房最空白的一面牆壁上,書桌的左後方。

前幾天顧旌親手幫溫明惟掛上去的,自然是清清楚楚地看過。但即使看過,再看的時候顧旌仍然有點心理不適。

溫明惟卻完全不覺得。

是一幅油畫,畫的是一個祭祀場面:

密密麻麻的人在夜裡排成長隊,身披鎖鏈朝天跪拜。人群前方有一個燃燒的巨大火堆,扭曲的火光照亮信徒們的面孔,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戰戰兢兢面露驚恐。

而在遙遠的天穹上,一位面目模糊的天神俯視眾生,雙手布下無邊紗幕,籠罩世間萬物。

——《摩耶之幕》(2120年)。

能被溫明惟看中的畫作,畫技當然是極好。但畫家用精湛畫技呈現出的宗教場面不具任何神聖感,反而有種冰冷詭譎的氣氛,令人多看兩眼就會從心底泛起一陣揮之不去的恐懼,好像被某種不可名狀的東西纏住了,無法掙脫。

顧旌並非不能理解這幅畫的喻義。

「摩耶之幕」是古印度婆羅門教里的一個概念。「摩耶」一詞出自梵文,意為虛假、騙局。大概是指凡人都生活在一張由神明用幻術布下的欺騙之幕里,看不見帷幕背後的真實世界,難以得見自我,即「梵」。

這個概念曾被一些哲學家進行過哲學層面的闡釋,也被一些藝術家用以創作過各類藝術作品,不算新鮮。

但顧旌不知道,溫明惟從這幅畫裡看到了什麼。

他幾乎是最了解溫明惟的人,可惜了解和理解之間相去甚遠。

溫明惟看畫,顧旌看他。大約有十幾分鐘,溫明惟終於從牆壁前離開,到書桌前坐了下來。

然而,他沒對這幅畫做點評,沉默半晌,顧旌從他的表情判斷他大概是想服藥,但他沒有。

溫明惟說:「你休息吧,我自己待會。」

顧旌說:「您也該休息了。」

「我知道,你先出去吧。」

「……」

顧旌離開書房,順手幫他關上了門。

四點半左右,溫明惟仍然不想睡,拿手機給談照發了條消息:

「你哪天有空?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