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評價這個操作吧,等到獻出壽禮之時,晉王才發現不對,當庭就說是有小人作祟,但皇帝哪裡有閒心管這種事?這種破事都能被算計就是你小子太蠢,自己琢磨去吧,老子才懶得管你!
這其中應當也有皇帝想要讓他自己查出來,順便長個心眼兒的意思,但查是查出來誰幹的了,古代又沒有監控不能證明,況且當事人心眼也是一點沒長。
史書有載,晉王喜好武藝,力能扛鼎,嗯……所以這麼說大家應該也都明白了,晉王直接衝去平王家裡把人給捶了一頓。
他是戰鬥爽了,但這麼幹肯定影響不好,於是兩人一起被罰——咱就說這事乾的吧,你倒是找皇帝為你做主啊,既能顯示出你的委屈,又能告平王的黑狀,還能拉近父子關係,一舉三得。
總之咱們從這兩則故事中基本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殷釗這些兒子那真是多才多藝,能文能武,不僅有忠厚老實型的,有迷信做法型的,有陰險奸詐型,甚至還有大耳瓜子呼你型的,就是沒看到一個適合當皇帝型的。】
有人聽到這裡就相當震撼:「啊這……這也確實未免太多才多藝點兒了吧?」也怪不得皇帝沒得選,這目前也沒看到一個靠譜的啊!
皇帝實在無法忍受這等折磨,四下開始找趁手的東西,要不是顧忌人多,估計這會兒都要把鞋底子脫下來抽人了。
殷釗只覺得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所有臉都在今天盡數丟盡了,尤其是天幕細數的那些類型,說的就好像他養的不是兒子,而是養了一群五彩斑斕的妖魔鬼怪似的,真是氣煞他也。
於是在十皇子和十二皇子面色蒼白的一同出列跪下之後,他直接就面色冷凝的就要拿著從身後大太監那裡搶來的拂塵下去抽兩個兒子,這下安靜如雞致力於當壁畫的朝臣們也坐不住了,紛紛上前勸阻。
「陛下,陛下萬勿動怒!」
「陛下,保重身體要緊啊!」
「陛下,何苦勞煩您親自動手!」
「輔國公說的對,還是尋侍從來幫您教育兩位皇子吧!」
殷閔站在圈外猶豫再三,覺得獻孝心這種事多半用不上自己,況且以他的小身板又擠不進去,但身為兒子又不能不做個樣子,於是就混在其中小聲勸了兩句。
他當混子都當習慣了,這方面的摸魚經驗可謂相當豐富,因為存在感不強的原因,一般也沒人注意他,輕輕鬆鬆就混過去了。
在這一聲又一聲的陛下當中,皇帝不得不停了手,冷哼一聲,隨手指著一旁道:「去旁邊面壁思過,別在大殿上礙眼!」
「是!是!兒臣遵命。」
十皇子和十二皇子紛紛逃也似地跑到一邊面對牆壁站直,隨後又憤憤不平的對視一眼,眸中均現火光,而後者想到天幕說的那句一舉三得,不由懊惱,他怎麼就沒想到呢?
皇帝坐回位置,抬眼繼續看向天幕。
【有人可能已經意識到了,孝宗排行第三,那他前面是不是還有兩個哥哥?確實是有,而且質量相比起這些兒子來還挺不錯,只不過那時殷釗天下也才打了一半,兩軍對陣,敵人輸了之後為了報復他就率領殘餘的軍隊偷家,於是兒子數量-2。
雖然他兒子挺多吧,但很多其實都是後來生的,出了這件事後殷釗也挺傷心,於是後面就把兒子們護的都跟小雞子一樣,平定天下後的那些年又忙於政務,沒空管孩子,等到回過神就已經成定局了。
理所當然的,家禽的圈養方式必然養不出雄鷹,哪怕皇子們並不缺乏名師教導,但光讀死書不接觸民間疾苦顯然是沒用的。】
那句兒子數量-2聽的皇帝的麵皮不自覺的抽動了幾下,到了最後卻已經徹底冷靜了下來,因為太過失望,反而已經不在意了,總是生氣也沒什麼用,畢竟大局已定,況且接下來還有那個重量級的厲帝沒說呢,只希望早日知道那個推翻厲帝的宣太宗是誰,也好讓他早些培養一二。
天幕下的有些人就很為皇帝抱屈:「陛下日理萬機,哪有那麼多時間親自關注這等小事,有問題的分明是那些負責教導皇子的老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