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上一期視頻我們講到殷閔登基稱帝,大封百官,既然都已經當皇帝了, 那接下來肯定是要治國, 休養生息, 減輕賦稅,重視農業生產, 這都是常規操作, 哎, 最重要的是, 他還要改革土地制度。】
徐州城。
人是殺了乾淨, 但後續要處理的事還有很多, 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個處理方式, 是考慮和這些人繼續糾結的成本要比殺了他們的成本高多了, 沒有了這些人搗亂,之後的事情反而更好查。
不過後續問題不大,本來就是要處理掉的人, 不然也不會動手這麼果斷, 當初來的時候也不是沒考慮過會發生這種底下的人拒不配合,上面只好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事, 畢竟天下這麼大, 你要要求每一個人都是識時務的聰明人,那這世上從最開始就不會有爭端了, 朝廷也不是第一次碰見這種事。
殷閔坐在座位上一邊眼角餘光看著一群人在搬運屍體, 一邊聽下屬稟告外面的消息, 這些當地豪族如今都已經被控制住,該死的主謀已經提前死了, 其家人就等著之後查清帳務,或砍頭,或流放,或抄沒家財了。
嚴松清今日沒有到場就是去處理起這些問題。
此刻殷閔聽著天幕的話語,不由微微一頓。
改革土地制度,這是必然的,光看這些無法無天的豪族,就知道要該抑制這些人了,但在如今這個時代,想要徹底解決根本問題,想來……幾乎沒什麼可能,因素差的還是太多了。
不過順應時代的潮流似乎沒什麼不好,封建王朝,又何必延續那麼久呢?
遠在另一個時空的天鳳帝也在同一時刻這般想到,一瞬間,兩人的心聲仿佛重疊在了一起。
與此同時,天幕下的其餘人等卻紛紛聽的一驚,改革,這可不是什么小事。
只聽天幕繼續道。
【這方面有些人可能就立馬想起他老爹來了,畢竟是這位定下的「不立田制,不抑兼併」的政策,土地買賣自由,雖說這也有因為開國時的時勢造成的原因,同時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手工業和經濟發展,但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土地兼併現象嚴重,很多農民失去土地只能淪為佃農。
說到這裡,這兩年各種營銷號盛行,什麼歷史周期律這種話的大家應該也都聽了不少,就是說任何朝代都無法逃過三百年左右的定律,差不多到了這個時間就該改朝換代了。】
「三百年?!歷史周期律又是什麼?」
天幕下,百姓們聽的還有些似懂非懂,可無論朝代能夠延續幾百年,也終究和他們沒什麼關係,都是要做底層的,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感觸。
與之相反的,老皇帝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員就不一樣了,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家的皇朝能夠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哪怕有些人明知道這很難,卻依舊抱有著希望。
可如今被天幕戳破,還直接定下了三百年左右這個期限,這就令許多人心中驚疑了。
為什麼一定就是三百年?許多人從未這麼急切過的想要聽天幕演講。
【這裡面的具體規律是什麼呢?舉個例子,開國皇帝打下了天下,把之前那些被收攏到個人手上的土地又都聚攏到了一起,然後分發給百姓,老百姓有了土地,日子就過的很有盼頭,這個時候國家就像初生的朝陽一樣,一整個欣欣向榮。
可過了幾十年以後,土地很自然的就會開始向某一部分人的手裡集中,畢竟誰家還沒個困難的時候呢?土地一賣,老百姓手裡就又沒地了,相應的某些人手裡就多了一塊地,這些人手裡就這樣逐漸聚集了大量財產,接下來就會插手政治,對應的,官員們掌控權力之後也會插手經濟。
這個時候大家是不是就覺得有點眼熟了?每個王朝臨到末年,都絕對少不了這類有錢有權,為富不仁的地主豪強的作用,這些人一旦發力,老百姓樹皮都沒得吃——這整山包括樹全都是我們家老爺的,敢碰一顆你就死定了!於是活不下去就只能起義,改朝換代的時機也就來了,而這個發酵的時間差不多就是三百年左右。】
方才還在急切,可聽著聽著,許多人的表情就不由沉默了下來,天幕下,其中一部分符合條件的人頓時敲響警鈴,壞了,這話是衝著他們來的呀!
哪個人會不想要變得更有錢?有錢之後想要繼續接觸權力也是很自然的事,這就是人之常情。
就連老皇帝聽到最後也陷入了沉默,這個時候他就明白了天幕為什麼會用「自然」這個詞彙來形容了,因為這種現象是避免不了的,歷史上的那些朝代也都為避免土地兼併實行了很多政策,可最終也都沒能夠避免。
百姓們聽到最後深有其感,他們不少人都深受這些地主豪強們無形的迫害。
【想要抑制這種情況倒也不是完全沒辦法,那就強行讓這部分人把土地讓出來唄,強權手段,咱們生活在法治社會見的少,但在過去不算罕見,畢竟古代又不是民主社會。而且幾乎每個開國皇帝都幹過這種事,不然手裡的土地還能是哪裡來的?識相的就自己交出來,不識相的就被迫交出來,打地主嘛,就是這麼簡單,你要說對地主本人不公平,那就有點不食人間煙火了,他們是苦了,可受益的是大眾啊,光憑自身作為受益者的一方就沒有立場這麼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