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窮秀才和他的侯門小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蘇幕:「嘿,有你這麼做的嗎?大家都是朋友,有好東西要一起分享,我家也有明禮先生的珍藏本。」

席東:「對,大家一起分享嘛,我家中……」

「……」

看著他們在爭執,劉揚想了想自己家什麼也沒有,還是放棄競爭吧。

第54章 賑災

最後的結果就是,陸川一個都沒分,把兩盆辣椒全都留下了,除去他用掉的兩根辣椒,他數了一下,還剩下27根。

索性全部摘下來,他打算曬乾後取籽種植,剩下的辣椒皮,他還可以磨碎做辣椒油,以後拌麵吃可香了。

在陸川承諾種出辣椒和土豆,率先給幾人送過去後,蘇幕他們才肯放過陸川,然後告辭離去。

現在暖棚技術已經有了,只是技術比較落後,成本極高,他們平日裡吃的青菜,便是從暖棚里種出來的。

陸川打算在莊子上搭一個暖棚,來種植辣椒和土豆,他已經等不及了。京城地處北方,一年中能種東西的月份不多,距離開春化凍估計還有三四個月,有這個時間都夠辣椒和土豆長一茬了。

至於為什麼不在花溪村種植,主要是陸川已經把自己的地佃了出去,現在正種著冬小麥呢。況且他還要讀書,即便收回來一部分地,也沒人幫著打理。

索性在謝寧的莊子上種植,裡面的佃戶還能幫著打理。

聽了陸川的打算,謝寧叫人去了莊子上搭暖棚,然後又著人尋了擅長農事的農戶,根據陸川的指導,在陸宅開始育種。

陸川雖然沒有種過地,但他大學的時候有個室友是農村人,每年暑假回家都需要勞作,有時候會跟他們說常見的農作物應該如何種植。

在家裡找了間空房子,然後燒上炕,保持適宜的溫度,等育種完成後,估計暖棚那邊也建好了,剛好可以把苗移栽過去。

就在陸川琢磨如何種植辣椒和土豆時,朝廷那邊還在因為賑災人選而爭吵。

陳祭酒自得了陸川的卷子,便時不時看一下,再找典籍印證。不過看著看著就開始嫌棄起陸川的字,實在是有形而無風骨,便自己抄錄了幾份。留一份給自己,剩下的給幾個好友送去。

陸川現在的字已經有館閣體的雛形,只是有形無神,在陳祭酒這種懂行的人眼裡,實在不堪入目。

但這對陸川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堪堪幾個月,就能把毛筆字練成這般模樣,已經是他努力的結果了。

想必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大成。

陳祭酒有個好友是禮部尚書柳君青,也是他交好的人中官職最大的。柳君青剛看到陳祭酒托人送來的卷子,也是看入了迷。

他看完了卷子,就明白了陳祭酒的意思,這篇策論實在是精彩啊!再結合最近的朝中所議之事,想必也能用得上,實乃有用之策。

朝中經過幾天的爭吵,各方推辭拉扯,還是聖上發了火,表示明年的選秀停止,太后的行宮修建暫緩,縮減後宮開支。

聖上不愛女色,如今後宮中僅有皇后妃嬪四人,皆是太子時的太子妃側妃和良娣,宮中至今沒有進新人。明年便是聖上登基滿三年,按常規,宮中會遴選新的秀女進宮。

不過聖上對這些不感興趣,後宮有四人延綿子嗣,也足夠了,正好取消選秀,能節省一大批支出,宮中的吃穿用度也不用再增長。

至於太后的行宮,聖上登基當年的便想修建了,太后是先帝元後,少年夫妻共患難,先帝節儉,連帶著太后也被迫節儉。

如今兒子當了聖上,便想給太后修建一座行宮,讓太后也享享清福。

不過去年聖上剛登基,朝中局勢不穩,直到今年年初,才提出要給太后修建行宮。

沒想到聖上連太后行宮都能暫緩。

朝中各部見到聖上都這般節省,自己也不好再推脫。

刑部表示:「刑部上請明年修建的新牢房,可以暫緩一些時日,舊牢房補補還能用。」

禮部表示:「今年京中貢院破敗,不少舉子沒考完就病了,本想明年重建貢院,不過三年後才開始鄉試,也不急在一時。」

工部表示:「太后修建行宮暫緩,工部預定的木料磚瓦可以退了,應該能擠出一批銀子來。」

唯有吏部和兵部沒有什麼表示,吏部的開支本來就少,至於兵部,邊軍的軍餉不能少,他們堅決不退步。

雖然摳摳搜搜的,也勉強湊齊了賑災的銀兩和糧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