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寧跟著琢磨了幾天毛線,了解毛衣製成的全過程,就失去了興趣。
之後就把心思轉回到新聞報紙上,他的事業主要還是在報紙上面。
第69章 拜年
把火炕和毛線毛衣的技術問題解決後,陸川和謝寧才終於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到處走親訪友。
至於謝明,自從學了盤火炕的手藝,就一直惦念著想在京城普及開來。
不過火炕對京城百姓來說是新鮮且需要花錢的玩意兒,他們不會僅聽謝明他們的遊說,就貿然請人來家裡盤火炕。
對此陸川給謝明出了個主意,在北城找一間四通八達的屋子,先盤上炕,請百姓來體驗一番,再講解火炕的好處與成本。
這般操作之後,果然有很多百姓對火炕感興趣,不過冬季盤火炕的成本太高,只有少部分不差錢的人家才會選擇請人到家裡盤火炕。
謝明在陸川的提醒下,已培訓了一批會盤火炕的匠人,一有訂單,馬上就可以到位。
於是謝明整個年節,都在忙活火炕中度過,他還自己出錢,給城中好幾個慈幼院都盤上火炕,讓他們也能過個暖冬。
還有陸川想出來的毛線毛衣,送了幾個織娘到涼州府後,會紡毛線織毛衣的人還剩不少。
謝母從中看到了商機,遂把人要了過去,準備開間鋪子,專門賣毛線和毛衣,賣毛線還順帶給客人培訓如何織毛衣。
經過處理的羊毛按質量可分為好幾檔,價格也可以分成幾檔。高檔的毛線毛衣可以賣給有錢人,低檔的賣給貧苦百姓,讓窮人也可以買得起保暖的衣物。
謝母還拉著兒媳張氏一起折騰這門生意,每個人都有事可做,整個侯府里最閒的竟然是永寧侯。
無人理會的永寧侯只好出門訪友,然後不經意地展現一下身上穿的毛衣,再不經意地說出這毛線毛衣是他家兒婿想出的法子。
等眾人露出羨慕嫉妒的表情後,再傲嬌地收起毛衣。之前寧哥兒被退婚時的憋屈,都在此時消散了,這還多虧了陸川的聰明才智。
永寧侯決定,他要對兒婿更好些。陸川還未科舉當差,就已經顯露出如此能耐,以後謝家指不定還要靠他爭光呢。
謝寧在京城沒有交好的小夥伴,倒是陸川在國子監這段時間,結識了不少人,不過交情好到可以互相上門拜年的只有蘇幕唐政劉揚席東四人。
但在此之前,陸川需要先去鍾博士家拜年,一句天地君親師,就足以說明老師的地位。
鍾博士家只有他和夫郎兩個人在,年節里雖然有些冷清,但不失溫馨。鍾夫郎是個有能耐的人,家裡家外一把抓,和鍾博士也有話可聊,夫夫倆感情融洽。
陸川和謝寧的上門,為這個家增添了幾分熱鬧。
鍾夫郎與謝寧極為投緣,謝寧一來便被拉著去聊天,謝寧也很喜歡鍾夫郎,鍾夫郎見識不俗,在一些事情上有自己的見解。
謝寧會跟他聊話本小說里的情節,對於存有疑慮的地方,鍾夫郎總能給他不同的見解。
而陸川則苦逼地被鍾博士拉去了書房,大過年的,還不肯放過他,要考校他這段時間學的知識是否紮實。
果然老師都喜歡考校學生,逮著機會就不會放過,也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
幸好他這段時間忙碌火炕和毛線的同時,沒有懈怠功課,平穩過關了。
鍾博士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給他布置更深層次的功課,陸川一時僵住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
最後出門時,謝寧滿臉笑容,而他一臉苦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給鍾博士拜年之後,陸川回了一趟花溪村,給村長拜年,村長也算是他的長輩。
村長一家感激他讓陳青石當書童,一家人熱情得不行,恨不得把家裡所有好東西全送給他,本來還要留飯,還是陸川說要去拜訪秦夫子,才得以脫身。
秦夫子其實和鍾博士很像,都是表面嚴肅內心柔軟的人。秦夫子和鍾博士不一樣的是,他比較喜歡熱鬧。
秦夫子教書數十年,所教弟子無數,每年來給他拜年的人多不勝數,陸川就是其中之一。
來拜年的人絡繹不絕,陸川雖然是秦夫子的得意門生,但也沒多少時間聊天,簡單說了幾句話,陸川見秦夫子實在忙碌,便主動告辭了。
期間陸川和謝寧去拜訪了榮齋先生,陸川的新故事已經寫好了,就等著找人來代筆,編寫詳細的內容。
榮齋先生雖然是個說書先生,但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可惜在京城這個地方,區區秀才功名,還不足以讓別人看得上眼。
榮齋先生家境貧寒,考中秀才後屢試不第,正巧自己有點說書的天賦,便在茶館裡當一名說書先生,這麼多年下來,也算小有名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