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憤怒傷心會通過日常行為傳遞給孩子們,他們雖然小,但往往對這些痛苦的情緒感觸更深,記憶也更深。
此時被陸川挑起了對張家和縣令的憤恨,已經顧不得家裡大人對他們的叮囑,一股腦把自己覺得難受的事情都吐露出來。
比如隔壁村有個長得漂亮的姐姐,去年本來要嫁給同村的未婚夫,被張家的老爺瞧見了,硬是被拖回去做了那位張家老爺的二十八房小妾。她未婚夫阻攔,還被張家的家丁打得吐血了。
比如石娃子家裡的桌子板凳,是他阿爺親自從山上砍的好木頭做成的,被張家的管家看中了,直接讓人搬走了。
比如很多很多,這些孩子不知是從父母那兒得知還是親眼所見的,樁樁件件都在控訴著張家人和縣令的惡行。
陸川腦子裡一直迴蕩著孩子們童稚的聲音,與之對比的是,縣令和張家人犯下的滔天惡事。
第191章 圍堵
自從江哥兒拿了和離書回家後,婦聯組織的名聲漸漸傳了出去,慢慢地其他的辦事點也有人來求助。
若是在辦事點駐紮的人員自己能夠解決,謝寧就讓他們自己解決,若是解決不了,可以向總部申請調配人手,比如鏢局的鏢師之類的。
也有實在比較棘手的,謝寧這邊會親自出馬,和一些內宅生活經驗豐富的夫人請教,大家群策群力,盡力給她們幫助。
比如今天這個事兒,是城外一個村莊一名十三四歲的少年來求助,這個少年姓張,叫張啟,他祖父是一個秀才,在村里開了一家私塾,生活還算不錯。
張啟的祖父張秀才是個老秀才,讀書至不惑,仍然考不上舉人,不得已只能放棄科舉,在村里開了一間私塾,賺些束脩養妻活兒。
張秀才膝下只有一兒,就是張啟的父親,張秀才那些年專心讀書,疏忽了對兒子的教導,等他終於開私塾安定下來後,才發現兒子不愛讀書,還被父母妻子寵得五穀不識、整日喝酒打架鬧事。
對待這個兒子,張秀才是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還是沒有能夠扭轉他的性子。後來他想,給兒子娶個媳婦管著他,也許兒子會有所改變。
於是張秀才便做主讓他娶了張啟的娘,不料娶了媳婦之後,這個兒子還是經常喝酒賭博打架,甚至還更加嚴重,時常賭輸了就回家毆打妻子。
張秀才和妻子都拿這個兒子沒辦法,就這麼過了幾年,他徹底確認兒子沒救了,便轉而培養起孫子來,也就是張啟。
張啟從小看著他爹毆打他娘,祖父祖母雖然對他不錯,卻不會阻攔他爹毆打他娘,在這樣的生活下,他對他爹充滿了怨恨。
張啟以前年紀小,想要擋在他娘面前,都會被他娘抱住護在懷裡,而且張秀才夫妻也會把他抱走,讓兒子毆打兒媳婦,省得他出去打別人,他們還要賠錢。
在張秀才夫妻心裡,兒媳婦就是他們用錢買回來的,不算是張家的人,兒子打罵幾下算不得什麼事兒。
張啟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跟著張秀才讀了八九年的書,憑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童生。而他娘也被他爹毆打了十幾年,常常是舊傷未好便又添了新傷。
考上童生之後,張啟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大的能耐為他娘做主,因為毆打他娘的人是他爹,他若是幫著他娘反擊他爹,那便是不孝。
被不孝的名聲裹挾著,他娘也攔著他不讓他對他爹動手,生怕唯一的兒子被影響名聲不好,從此不能參加科舉。
張啟肚子裡滿是怨憤,卻不得不壓抑著,直到前幾天,他爹又打他娘了,而且這次打得特別嚴重,把他娘的腿都打斷了。
張啟實在是忍不下去,卻被他娘苦苦哀求,他只好放棄了自己反擊,轉而找上了報紙上宣傳的婦聯組織,期望能得到組織的幫助。
駐紮在張啟所在鎮子上的辦事人員上門勸解過,卻沒有一絲進展,受苦的人為了兒子的名聲,不想把家事聲張,光是張啟想要改變,也無濟於事。
於是他們就上報給了謝寧。
今天謝寧就是去了張啟所在的村子,同行的還有福壽郡主,她聽秦竹說了江哥兒的事情,以及他們解決的過程後,對解決這些家庭糾紛還蠻感興趣的。
至於秦竹,他跟著參與了兩次,就覺得膩了,因為有不少找上門來尋求幫助的女子哥兒,很多時候只是憑著一腔孤勇,等過了那個勁兒之後,又開始畏縮起來,不管他們怎麼勸說,都沒了那麼膽量。
婦聯的人面對這種人也很無奈,只能以更豐富的生活經驗,給她們幾條能讓自己日子過得好一些的建議。
秦竹對這種人簡直是恨鐵不成鋼,見了兩次都把自己氣得不行,為了自己的心情著想,索性不再親自參與,只給婦聯提供必要的武力支持。
婦聯的工作人員到求助者的家裡去調解,要提前向總部申請,然後總部把需求報到秦竹的鏢局,鏢局調撥幾個鏢師過來,他們才能開始行動,免得被人打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