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如今已經有了工業化的雛形,比如謝母之前開辦的毛線作坊,就是以僱傭員工的形式,從家庭作坊升級成工業作坊。
到時候那些世家大族固守著土地,只會慢慢落敗。
謝寧張大了嘴巴,下巴都快掉下來了,還能這樣嗎?
陸川看著謝寧驚訝的模樣,輕笑一聲,伸手幫他把下巴合上。
「這叫兵不血刃嗎?」謝寧喃喃道。
陸川笑著點頭:「自然是,不過實現的過程要很久,可能要到我們七老八十才能完成。」
他只想儘自己的一份力,讓這個時代的百姓過得更好一些,不管要努力到什麼時候。
「如今的女子哥兒沒有土地,只能依附男子生存,如果天下多些工廠,她們也能出來謀生,用雙手養活自己,不至於永遠低男子一頭。」陸川補充道。
陸川之前也聽謝寧說過一些婦聯的事情,她們幫助那些備受磨難的女子哥兒時,一般很少像王二丫一樣決絕。
不是每個女子都能有王二丫孤注一擲的勇氣。
也是因為婦聯並不能給每一個求助者提供一份活計,讓她們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謝母的毛線作坊再大,也不可能容納太多人。
若是按照陸川的計劃,推進工業的發展,就能多出很多工作崗位,天下女子哥兒也能自立起來。
謝寧震驚了好半天,才回過神來,眼睛亮晶晶地看著陸川,仿佛陸川在他眼裡是個蓋世英雄。
陸川沖謝寧眨了一下眼睛:「我這個計劃,還需要寧哥兒你的幫忙呢。」
謝寧驚訝地指了指自己:「我?」他能幫什麼忙?
陸川點頭確認:「沒錯,你的作用非常大,換個說法就是大安報社的作用很大。」
「新農具的推廣需要報紙推廣,新糧種也需要報紙來推廣。」
相當於是朝廷直接面向百姓下達政令的一個渠道。
當初鼓勵謝寧開辦報社的時候,陸川也沒想過能有這樣的效果。因為有聖上的撐腰,大安報社一家獨大,報紙賣到了各個省份。
陸川把計劃書從謝寧手裡抽出,給他翻到後面,示意謝寧看這一頁。
「大安報社背靠聖上,如今在京城已經發展到極致,銷量也不會再有什麼大的變化。大安報社如果要繼續發展,可以到地方上開辦地方報社。」
「地方報社附屬京城的總社,總社可以往地方報社派遣記者,地方報社也可以派遣記者到京城來學習,加深京城和地方的聯繫。」
「到時候地方上有什麼對百姓不利的事情發生,而地方官員又置之不理,地方報社就可以上報給京城總社,相當於是替天子監察地方。」
報社和朝廷的監察組織有很大的不同,報社只是一個民間組織,能夠降低當地官員的警惕性,搜集當地官員的罪證也更容易。
「替天子監察地方官員?」謝寧表情一片空白。
他怎麼不知道報社還能有這個功效?
陸川含笑點頭:「是的。」
「這怎麼可能呢?聖上哪裡會需要報社來監察。」謝寧很不自信,實在是陸川描述得太不可思議了。
「怎麼不可能,監察百官的御史也是官員,也會陷入黨爭,如果此時有一方不在朝廷內的勢力,可以為聖上效力,聖上只會高興。」
不在朝廷內的勢力,就意味著一心為聖上做事,他反而會更信任。
陸川前世看到的一些關於貪污腐敗、行業黑幕的新聞,大多都是新聞記者不畏危險,深入其中,揭露出來的。
報紙新聞的能耐,絕不僅僅是給百姓提供娛樂。
陸川的計劃是一環扣一環的,高產糧種、新農具、報社、還有聖上的支持,缺一不可。
新糧種和新農具的出現,可以保證百姓不被餓死,地方報社的監察,可以保證讓當地士族官員執行朝廷的政令,減少百姓被壓迫的機率。
解決溫飽問題後,百姓們就可以從土地里抽身出來,進入到工業發展中。
世家大族的土地沒人種植,他們對朝廷的掣肘不攻自破,到時候就是朝廷收回土地的時機了。
謝寧擔憂道:「陛下會同意這份計劃嗎?」
裡面的計劃牽涉太廣,不僅是要挖世家大族的根基,也是對皇室的一個挑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