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的動作快得掌柜都沒反應過來,謝寧都出門了,他才回過神來,快步走到謝寧跟前,為他們引路。
「客人請跟我來!」
謝寧看房的速度很快,都是大致看了一眼布局,再結合來時觀察的情況,很快就定下了一間二進的宅子。
他跟著陸川來臨安府,是有自己的事情做的,他之前就計劃要辦一個地方報紙。
版面要有別於大安報紙,其中一半可以引用大安報紙的時策文章和朝廷頒布的政令,學習方面的文章,和大安報紙保持一致。
至於小說板塊和新聞板塊,則讓人投稿,實在不行,就讓陸川再寫兩本小說大綱,他找人來編寫;記者採訪當地的新聞,寫雲南當地的故事。
既然來到了雲南,辦的是雲南報紙,也該適當調整成雲南的內容才是。
不過在此之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雲南當地的百姓,不像京城百姓一樣普遍識字,他們是普遍不識字。
其實不僅是雲南一地,其他省份其實也都是這樣,只有江南一帶,魚米之鄉,百姓富足,識字的人才多一些。
地方報想要和大安報紙一樣,被當地百姓接受,就需要提高他們的識字率,買報紙的人才會多起來。
所以謝寧在臨安府辦報社,一開始肯定是虧損的,不過這點兒虧損,他能虧得起。
對此謝寧已經想好了法子,那就是說書,八卦是人類的天性,先用說書把人吸引進來,再教他們慢慢識字。
「公子,這是臨安府里最有名的十位說書先生。」謝十一說道。
謝寧坐在大堂的上首,打量著這十個說書先生,他們五個一排站著,有老有少,神色既有興奮又有不安。
他們被人找來時,並不知道是何人來找,直到來到府衙後院,才知道找他們的人是知州夫郎。
能為貴人說書,自然是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同時也惴惴不安,生怕言語不慎,就得罪了貴人。
半晌,謝寧才開口;「你們可都識字?」
十位說書先生紛紛開口:「自然識得」、「會一些」、「讀文章不成問題」。
謝寧一聽,十個說書先生,各有各的口音,有說官話說得字正腔圓的,也有說官話口音歪得聽不懂的。
謝寧有些絕望,難道第一關就要倒在語言上嗎?
第242章 梯田
雖然口音各異,但文字是統一的,他們至少都識得字。
謝寧拿了一本話本子考較了一番,確認他們都識字,便放下心來。
「你們知道大安報紙嗎?」謝寧問。
這幾天謝寧讓人去調查了,大安報紙已經傳到了雲南這邊,只是京城終究離得太遠了,最新的一期報紙還是半年前的。
也是這一次外放到雲南,謝寧才發現,原來大安報紙有這麼多的盜版,盜版也就算了,版面質量堪憂,一份報紙的價格竟然高達上百文。
在京城才三文錢的報紙,來到雲南,居然要上百文錢,而且看的還是盜版。
聽說是湖廣那邊的行商,來雲南收貨時,順便帶過來賣的。
這讓謝寧有種虧大了的感覺,他得賣多少份報紙,才能賺到一百文啊!
而且還是盜版,連三文錢都捨不得出,這上百文一份的報紙,他連半個銅板的利潤都沒撈到。
十位說書先生又紛紛回話,謝寧儘量忽略他們的口音,分辨出大概有兩個說書先生看過大安報紙。
謝寧指著那兩個說書先生,問謝十一:「他倆都在哪裡說書?」
謝十一回憶了一下,才回道:「較年老的那位,是在醉月樓說書的,來往的都是臨安當地的權貴人家。」
「長得比較年輕的,在百戲樓說書,一些閒暇無事的年輕富貴子弟比較愛去。」
謝寧點點頭,看來大安報紙到了雲南,就是富貴人家的娛樂之物,並沒有在百姓間流傳。
可能也是因為大安報紙傳到了雲南,價格比較貴,普通百姓消遣不起。
謝寧只是把他們找來了解一下情況,如今第一期報紙還沒做出來,也不急著讓他們拿去說書。
不過他給這十位說書先生每人發了一些報紙,讓他們回去後照著報紙上的新聞和小說去說書,算是先宣傳一下,等他的雲南報出來後,百姓們接受起來就更容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