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車保帥,明憲宗不得已把二十二歲的汪直貶謫了,後來把西廠也裁撤了。
一般被貶謫,都是去偏遠苦寒苦熱之地,比如海南
、雲貴、寧古塔。
這一點上,蘇軾、楊慎、甄嬛她爹媽都很有發言權。
從北京貶到南京?
這叫貶謫麼,這分明就是獎賞!
汪直可是廣西人,你就是把他發配到廣西,那也只能叫榮歸故里。
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
非得把他貶去西伯利亞挖土豆,才叫真的懲罰呢。
可見朱見深人確實不錯。給他辦事,不虧。
不僅對女人好,對手下也不錯,一點兒也沒有卸磨殺驢。
不然,直接把屎盆子全叩手下頭上,說「內監誤我」,斬了了事,也不過就是常態。
說來,退休十二年,汪直現在才不過三十四歲。
這才快到裁員的年紀了,真是讓大家情何以堪。
而且看樣子,他這是要再就業了。
「這都十二年了。」張宛好奇問,「你都在南京做什麼?」
汪直無奈說:「沒什麼,一介草民,不過苟活而已。」
其實,大家都是在苟活。
「當年,你得罪了不少人吧,就沒人對你下手?」
東廠,已經是讓人聞風喪膽了。
朱見深還覺得東廠效率太低、本事不行,才讓汪直弄了個西廠出來。
的可見,論起各種手段,西廠是遠勝於東廠。
汪直還是西廠督公的時候,自然是春風得意。
得皇帝寵幸,還得皇貴妃信任,自然沒人敢對他如何如何,最多暗地裡使絆子而已。
偏偏論起如何給人家暗地裡使絆子,汪直才是真正的專業權威。
也正是因為太得意了,所以才被貶去了南京。
縱然論起生活水平來,去南京比別去雲貴好太多,但危險也多千萬倍。
皇帝再好心,總也不可能給他安排個保鏢隊伍吧。
「小汪,朕能為你做的就到這裡了,你自求多福吧。」
急流勇退,其實難上加難。
因為很多路一旦走上,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你只能永遠向前走,越走越快,不能回頭。
要麼走、要麼死,要麼走到死。
你問天策上將李世民,在玄武門之前他若想要反悔,他身後的人能不能認。
「臣的對頭自然不少。」汪直聳聳肩,「不過也有幾個朋友。」
事實上,不僅朱見深多汪直頗多維護,朱祐也是如此。
明孝宗剛繼位時,南京一個不長眼的戶部官員就上奏說——應該追究「前朝遺奸」汪直的罪責。
可見在南京,看不慣他的也不是一個兩個。
也都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落水狗也得痛打的道理。
奏疏到了北京,朱祐一看這玩意兒,本想置之不理就算了。
但那時他剛剛繼位,也年輕,估計是少年心性。
「這誰啊?」
「陛下,這是南京戶部員外郎周從時。」
「這寫的什麼奏疏。」朱佑皺眉,「格式都不對,看的朕頭疼。」
「那……」
「把他抓起來。」
「啊?」
就材料格式不對,就要下獄?!
陛下您好歹羅織個正經的罪名啊。
朱見深看中汪直,畢竟是自己精心挑選的。
朱佑看中汪直,大概也因為兩人還真有幾分七拐八拐的關係。
朱佑的親媽、朱厚照的親奶奶孝穆皇后紀氏,也是大藤峽叛亂中的瑤民,和汪直算是老鄉。
成化元年,朱見深剛一登基,就派兵征討藤峽盜亂。
明朝擄回了一批瑤族人,進宮當太監或宮女,其中就包括紀氏和汪直。
如此說來,這一仗打的,還真是有意外的收穫。
紀氏被俘後,因為是個十多歲的女孩,就入了掖庭當女官。
後來得憲宗之寵,生下了朱祐,可惜早逝、沒能看到兒子登基。
而汪直因為是個小男孩,就被淨身了。
沒想到朱佑竟然是個少數民族的混血兒。
汪直十分不解,忍不住問:「殿下,您怎麼會來南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