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和富貴也會生小寶寶嗎?」
趙富貴:……你要對本喵喵做什麼……
——我還是個孩子啊,我賣藝不賣身的!
趙鳴低頭也要給他來個「人工呼吸」。
「不要不要。」小照捂著嘴,「我是媽媽生的,我只要媽媽親。」
「你明明是我倆一起生的。」
小照一臉「你少糊弄我」的表情。
「那你再生一個試試,要是我是你和媽媽一起生的,那怎麼我在媽媽肚子裡,妹妹還在媽媽肚子裡。」
小照嘖嘖,「爸爸,要你有什麼用。」
趙鳴:你說他傻吧,你起碼知道媽媽才能生娃。
——但你要說他聰明吧,他居然想和咪咪也生一個?
第54章 文正 一 流芳百世不至於,青史留名定……
有宋以來, 文臣仰望的最高標準是八個字——生封太師、死諡文正。
一詞定褒貶,想知道古代大臣有多大貢獻,看他的諡號就行了。
而對於文臣, 最頂級的諡號莫過於「文正」。
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 是文人道德的極至。
司馬光曾讚譽「文正」為諡號中的極品,奠定了其在後世的無上地位, 牢固且無可爭議。
有明一朝, 得到「文正」的一共只有五個。
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劉理順。
其中,方孝孺、倪元璐、劉理順都是南明追諡的。
正經大明年間,1644之前, 就只有倆——李東陽和謝遷。
而這兩位竟都是弘治一朝的內閣首輔, 難不成, 在朱佑治下, 班子竟然是如此的星光熠熠?
要知道,在大明論諡號,楊世奇才是第二級的文貞, 王陽明和劉伯溫是第三級的文成。
張居正竟然只是第四級的文忠?
——你李東陽、謝遷, 何德何能能排在這些人的前頭?
張宛:「你倆也配?」
而北宋的文正——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八人。
王安石的諡號就比較有意思了,他單諡一個「文」字。
那幾個不熟的且放下,就範仲淹、司馬光, 你倆和他也差不止一個檔次吧。
趙鳴:「你也配?」
你翻開履歷,李東陽謝遷名臣也是名臣,但著實沒有名到這個程度。
這李謝二人著實也沒有什麼突出到匪夷所思、可以獲得這一重大榮譽的地方。
看來弘治朝,不僅皇帝這個「中興之主」的水分大,大臣們「文正」諡號的水分也大。
整一個水漫金山,互相吹捧。
張宛看著鏡子裡, 自己的肚子越來越圓。
這也沒法產檢,太醫也完全不懂個屁,不過——
「我怎麼覺得這肚子,比之前生趙小照的要大?」
「有嗎,我看差不多啊。」
「你瞎啊。」張宛琢磨,「這應該是個公主啊,難道是個金剛芭比?」
她給趙鳴出了個主意。
「你就跟李東陽或者謝遷說,如果他們聽你的話,乖乖配合,死了之後,你就給他一個文正。」
他還不得為你衝鋒陷陣、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明朝的文臣,沒有軍功,爵位是封不了的了,只能指望諡號了。
生前身後,不就這點意思麼。
「那萬一我死他前頭呢,這空頭支票可不就是不算數了。」
朱佑才二十多,他倆都四五十了,按說不應該啊。
但實際上,還真就這麼回事。
哎,命短的苦啊。
「謝遷和李東陽又不是趙小照,那麼好糊弄的。」
說到這兒,他嘆了口氣,「現在小兔崽子也不好糊弄了。」
次日,謝遷來見皇帝。
趙鳴也不跟他兜圈子了,開門見山。
「謝卿,朕覺得如今宗室人口實在太多,郡王遍地都是,這麼多人不事生產卻要吃飯,長此以往,如何養得起。」
宗室人口過多,是明末幾個要命的大問題之一。
實在是因為,朱元璋對自己那些兒孫好的過份了。
宗室爵位有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八個等級。
他把自己的兒子都封了親王。
親王所生的嫡長子為親王,其他的都是郡王,按照這個方式遞減。
俸祿也不一般,親王1萬石,郡王2千石,鎮國將軍1千石,輔國將軍800石,奉國將軍600石,鎮國中尉400石,輔國中尉300石,奉國中尉200石。
之前咱們怎麼算的來著,正七品的縣令,年俸祿不過90石祿米。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