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朕給你們總結一下,這叫做給皇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

汪直在外面開口了。

「松江府,一個姓錢的地主,利用與知府關係,侵占了周邊數百畝良田。」

「蘇州府,當地顧氏家族,不僅土地眾多,還經營絲綢貿易。與本地官員關係密切,朝中也有人。」

「去年,東廠清查土地時,顧家立即組織了一次秘密會議,商討對策。與會者也包括一些致仕官員。」

所謂退而致仕,古代官員,無論官大官小,都是要落葉歸根的。

「松江府,商人一邊經

營棉布貿易,同時大量投資土地。通過高利貸,讓農民陷入債務陷阱,最終喪失土地。」

「松江府,王氏家族,在過去二十年間,通過各種手段侵占近千畝良田。當地農民多次上訴,但都被地方官員壓下。」

官大一級壓死人,誰能壓地方官員、不言而喻啊。

秦紘,山東兗州人,景泰二年進士,初授就是南京御史。

成化十三年,因得罪慶成王朱鍾鎰而被誣抄家,僅抄得敝衣數件,素來以清廉著稱。

弘治二年,總督兩廣軍務,彈劾鎮守兩廣總兵柳景貪暴不法。

柳景倚仗和周太后的姻親關係,反劾秦紘,使其被捕。

不久後,秦紘被釋放、罷官歸鄉,後面再次被起用為南京戶部尚書。

七十多了,秦紘這一輩子也算是性格剛直,勇於任事,兢兢業業、忠心耿耿。

可許多事情早成氣候,不是他一人之力所能改變的。

這些道理,徐俌也明白。

但他出身勛貴,食的不也是民脂民膏。

說白了,陛下也是,誰也不比誰清白。

原以為,陛下只要各地供奉給他的不少,許多事情不鬧到檯面上,得過且過吧。

大明兩京一十三省,要說南直隸還算是消停的呢。

你看看北邊,你再看看南邊,是吧。

自土木堡之後,他們這些勛貴也不過如此了。

如今朝里朝外,甚至於領兵作戰,還不都是文官的天下,他也看不過眼。

可是——

「陛下。」徐俌誠心實意地說,「你讓這些給事中,但凡查實有官員涉案,一律就地免職,由他們接任?」

你查了一個知府,知府免職,你來干知府。

知府那可是正四品。

這幫給事中不過區區從七品。

這些時日眼睛都殺紅了,根本看不上知縣,各個都要把知府給端了。

畢竟,知縣才正七品,跳個半級、進步的太慢。

可南直隸一共下轄不過應天府、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蘇州府、松江府等十四個府。

當然,應天府知府是正三品。

還有正六品的通判,從六品的推官,反正是不夠他們分的呢。

陛下還生怕他們光是嘴炮、戰鬥力不夠,讓他們身邊全帶著東廠和錦衣衛的人。

飛魚服、繡春刀,威風凜凜。

這些給事中,雖然平日裡上疏罵人厲害,但這輩子估計還沒有這麼風光過。

「陛下,這是不是太過了……」

第71章 南下 三 陛下,何意反耶?!

其實別說魏國公了, 就連汪直都覺得,這次陛下是不是有些太過了。

他並不是想說,陛下做的是不是太過了。

陛下是大明的天子,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對天下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理所應當的、絕對談不上過份。

別說他們處置的這些沒一個乾淨的。

就算其中有一個兩個勉強清白一些, 那又如何?

他只是覺得陛下不該牽涉其中,而是……

「媽媽。」趙小照指著牌匾上的四個字問, 「這是什麼意思?」

張宛看了一眼牌匾上的「垂拱而治」, 直接說:「就是坐山觀虎鬥。」

「坐山觀虎鬥?」趙小照不解,「那有什麼意思?」

他握拳一揮、鬥志昂揚地說,「當然是要, 坐山跟虎鬥啦。」

「這話不對。」張宛笑了一聲, 「你要是坐山, 就只能觀, 斗不了了。」

「那怎麼樣才能斗?」

「自然就只能站起來,跳起去,才能和他們斗……或者玩了。」

趙小照眼珠子一轉:「我明白了。」

張宛嗤笑, 你明白個屁。

房間裡用軟枕給圍了個大圈。

小核桃和他們家老三, 餵好了早上一頓,就給放在裡頭讓他倆爬爬爬爬。

中午抱出來再餵一頓,睡一覺拉出去曬個太陽, 再拉回來爬爬爬。

要麼怎么姓「朱」呢,這果然是跟豬一樣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