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經一愣,許呈厲聲道:「老實回話。」

「學生從未向程大人行賄。」

「如此說來, 你並不認識程敏政了。」

「學生認識。」

「如何認識的?」

之前張宛還奇怪來著,這考試之前不把考官關起來讓他與世隔絕, 就讓他這麼大喇喇和一堆舉子觥籌交錯,也有些太兒戲了吧。

後來才知道, 主考官是由皇帝在考試前親自任命。

會試的題目, 也是主考官在考前一兩天內臨時確定的。

所有相關人員自然也都會被集中隔離。

「你說,我這次要是不指定程敏政,那不就沒後面的事了?」

「未必。」

整件事, 不管是唐伯虎, 還是徐經, 都是小人物。

也許程敏政, 也不過就是一個靶子而已。

這個靶子沒了,就換個靶子打擊後面的人。

至於換了別人來當主考官,其實很難。

大明可沒有考試院, 春闈作為全國大考, 也多是從禮部抽人。

以程敏政的名望資歷,幾乎就是不二人選,而且他還是皇帝朱佑的老師。

所以, 各地舉子除了拜訪自己的同鄉,就以程家最是門庭若市。

既然別人都知道,程敏政自己能不清楚麼。

也不知道避個嫌,活該!

趙小照問:「你和程敏政,是否沒有任何金錢往來?」

「沒有。」

「想仔細了回話。」

「當真沒有!」徐經叫冤,「那日我說程大人收了我的金子, 實是屈打成招!」

許呈:啊呸!誰TM打你了!

就算有,那也是固定流程,又沒有往死里打,你這就反水兩次、可見不實。

「徐經,你在京城半年,拜訪的官員也有十幾位了,可否屬實?」

「屬實。」

「你拜訪了……」趙小照說了幾個人名字,「都向他們求字,還給了潤筆費,是否屬實?」

徐經也不敢說沒有。

趙小照手上拿了一篇東西,讀了幾句:「這是什麼?」

「這是,學生為父親求的墓志銘。」

「程敏政給你寫的?」

「正是。」

徐經不愧是被問詢了幾回的人,都會搶答了。

「請程大人為家父作墓志銘,些許潤筆費也是合情合理的,並非賄賂啊。」

杜甫的墓志銘是由元稹撰寫的。

杜甫逝世四十三年後,他的孫子杜嗣業,從湖南耒陽出發,到河南首陽山去安葬爺爺的遺骨。

途經湖北荊州時,懇請在此作官的元稹捉筆撰寫墓志銘。

給沒給錢,給了多少錢,不了解。

可寫銘文,確實是文人賺錢的正經門路。

等元稹死後,家人請他的生前好友白居易為其撰寫銘文。

可不是白寫的,為此元稹家人送來了價值六七十萬錢的財寶。

但白居易堅辭不收,偏偏元家人非給不可。

白居易推辭不掉,可能也是有這個風俗。

如果他死活不肯收、後面的人就不好辦事兒了。

所以,白居易將這些財物捐給了香山寺,以作修繕寺廟之用。

從這裡看,徐經求字,給些潤筆費。不過是官場文人千百年來的潛規則而已,算不得什麼

只是,還是那句話。

——你就非得在這個時候求字麼?

——你就不能晚兩天,春闈結束之後再求麼?

而且他給的潤筆費,查實是一塊金子。

果然還是有錢人吶。

「徐家的僕人,你也給了錢?」

「是,這也只是人之常情」

反正徐經的意思就是,錢我是給了,但和買題無關。

趙小照想了想,一拍手。

「好辦,讓程敏政再給你出一道題,答的出來、算你有本事,答不出來、那就是你買了題。」

他扭頭問,「媽媽,我這法子不錯吧。」

張宛口型做出兩個字——「坐好」

自從把程敏政、華昶、唐寅、徐經四個都給抓起來了,結果四個人全都叫屈。

說自己是苦主,說要和對方對質。

尤其是程敏政,他這一輩子那叫一個順風順水。

幹部子弟出身,十三歲時就被以神童的名義薦給朝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