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錢錦和顧選對視了一眼,也許內心也有那麼一絲鬆動吧。

但終究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

「往事不可追。」

錢錦說,「當年他身無分文,我也不後悔嫁他。」

——如今他功名在身,她也不後悔離開。

「我本嫁的是他這個人,也不是什麼勞什子功名。」

顧選大概想說些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蘭因絮果,也不過如此。

最後,焦點就集中在兩個孩子的撫養權問題上了。

對此,雙方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顧選說:「孩子姓顧,自然是要留在顧家。」

錢錦反駁:「孩子可以隨我改姓錢,我帶走,你另娶高門貴女吧。」

「你們如此爭執不下,也不是個事。」大理寺卿搓了搓手,「這樣吧,我有一個法子……」

不包你們滿意,但是包公正,絕對是公公正正、童叟無欺。

在後堂悄摸摸聽著的張宛豎起耳朵。

現在作為老闆,她只用提出問題就行了。

不管是多麼匪夷所思的要求都行,至於怎麼解決,那是下屬的事情了。

辦不成,就是你無能、吃白飯。

大理寺卿說:「抽籤吧,兩個孩子,抽到誰給誰。」

張宛:???

這是大理寺麼?還是什麼廟啊?

這算什麼招數?

大理寺卿:……算是出奇制勝吧……

第94章 茶葉 三樣時尚單品——瓷器、絲綢、茶……

宮人奉上熱茶, 張宛揭開蓋子,熱氣氤氳開了。

「既然已經和離了,那以前的事便不要再想了。」

「是。」

「你可曾想過今後, 是回娘家、還是暫時先住在京城?」

錢錦握著茶杯,有些神思恍惚。

「我爹爹只怕是惱了我了、哥哥也是, 需得過些時間。」

嫂子倒是遞了話過來,讓她先帶著兩個孩子去莊子上住。

「我也想著離開京城, 避開這風風雨雨。」

她也不準備再回來了, 這幾年在京城置辦的產業,已經委託他人脫手了。

「那日後你可有什麼打算?」

她自然是想過了,倒也不急。

「我小時候看著家中生意, 也略懂一些。這兩年因為殿下您的織機, 松江的棉布產量更增, 福建那邊又開了海運, 我想這應當是一樁好買賣。」

自然,海運那也不是人人能做的。

貨品的質量只是很次要的東西了,她也是先想想而已。

張宛點頭:「松江棉布的產業做的人也多。」

成熟的產業, 新人就不太好加入了。

「你想不想另尋一份新產業?」

錢錦一愣:「還請您賜教。」

張宛喝了一口茶:「你嘗嘗這茶如何?」

錢錦這才注意到了面前的茶, 只見這茶湯呈鐵紅色,與往常的綠茶不同。

她低頭喝了一口,味道……嗯、倒是也不同尋常。

「這是新茶。」

錢錦既是松江府人, 從小也是不缺好茶喝的。

龍井碧螺春,縱然明前的品嘗不到,次一等倒是可以。

她第一次喝上明前的龍井,還是在皇后宮中。

清明之前採摘製作的龍井茶,茶葉青綠透亮,芽葉舒展, 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果然是極品。

不過,皇后似乎倒不是特別愛喝茶。

她這邊總有一些奇特的飲品。

「這是外藩進貢了,你也嘗一嘗。」

錢錦:……呃,想吐怎麼辦……

只是看這茶葉……這也不太像茶啊,難道也是外藩進貢的?

「這是福建的茶。」

說起茶來,南方各地都有,浙江、雲南、四川、湖廣。

宋元喝茶,多是團茶。

歐陽修《歸田錄》——「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散茶自然也是有的,但因散茶發酵速度更快,雖然價格便宜但是茶品太差。

前朝的茶多是官僚士大夫飲用,就多不愛散茶、而傾心於團茶。

不過本朝開國之初,太祖皇帝於洪武二十四詔、罷造龍鳳團餅,而改為進貢芽茶。

如此,散茶才逐漸流行開來了。

「唐朝煮茶、兩宋點茶,與其說是喝茶,其實更多是達官貴人的茶文化。」

說好聽是「文化」,就是裝逼而已。

而到了大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普通人也能飲用茶葉了,自然是可以直接泡的散茶更加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