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宛也覺得如此。
「點茶麼,浪費時間,朱元璋自然看不慣這玩意兒。」
現代中國有六大茶類。
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發酵程度由低到高。
但這並不是自古就有的,到了大明茶葉發展了上千年了,目前還是只有綠茶和白茶兩個分類。
看來發酵技術果然是不好掌握。
綠茶,就是龍井、毛峰,白茶就是壽眉頁眉。
福建自然也產茶,但是卻不是最上等的,因此宮中也不喝。
怎麼如今換了口味,竟喜歡這樣的了。
錢錦雖不大懂茶,但也品過一些,看出這似乎是新的制茶方式。
張宛介紹起來:「平時我們喝的、姑且叫綠茶,這叫紅茶,論起口味來,跟綠茶各有千秋,也許大家現在還沒有喝得慣,覺得綠茶更好喝一點。」
她放下茶杯。
「但紅茶有一個特點,卻是綠茶沒有的。」
「是什麼?」
「這明前龍井採摘下來,一系列流程,也不過只能保存一年。」
制茶工序——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到了第二年那便不行了,從茶聖陸羽之後便是如此。
自然也有許多人想延長茶葉的保質期,但總是沒有更好的方法。
「但紅茶卻不一樣了,炮製之後至少能夠保存三年。」
錢錦眼睛一亮,但是又說:「雖然保存的時間長,但是這口味……京中的貴人也未必懂得欣賞。」
他們可不要什麼保存時間長的東西。
他們恨不得就吃你昨天剛剛摘下來的。
「不是給他們喝的。」
張宛說,「你知道我們出口海運,最多的是哪幾樣?」
「自然是瓷器和絲綢,遠銷海外。」
其實是三樣時尚單品——瓷器、絲綢還有茶葉。
不過,茶葉是其中最晚的一個。
自古就有茶馬古道,但茶葉也多是和周邊的遊牧民族做生意。
以茶易馬,算是戰略物資。
所以本朝也一直貴其茶、賤其馬,當然要利益最大化了。
「可是如果和西洋做生意,茶葉就不行了,因為保存不了那麼長時間。」
真要海運到歐洲,一年的時間,茶葉也過期了。
錢錦是個聰明人,聽她一說就明白了。
皇后這意思,自然是想將這紅茶賣給西洋商人。
而且此茶產於福建,那出海的港口月港也在福建,正是方便。
「我之前已經讓人便在福建辦了一個茶廠,茶工都是女子。」
紅茶,也無非是採摘、萎凋、揉捻、發酵和乾燥。
只要有手就能幹。
男人也是兩隻手,
女人也是兩隻手,也不少一隻。
當然,腳也得有。
不然采不茶,也沒辦法長時間站立。
所以,小腳的不行。
採茶需要細心,現代也是小姑娘做的多。
「松江許多織造坊,都是僱傭的女子織工,手藝好的,工錢足以養家。」
錢錦點頭,確實如此。
與其靠男人吃飯,還不如靠自己。
男人是靠不住的。
「這茶廠我現在想把它交給你管理,你願不願意?」
明朝,鹽鐵茶都是官營。
但茶葉除了邊境之外,管的也不嚴。
不過出口的買賣,那肯定是不讓私人幹的。
從前這些產業,多是皇帝派太監管理。
太監自然貪污枉法,皇帝一氣之下也會換成文官,但文官也貪污,人和人根本沒區別。
張宛也不指望,說讓錢錦來管理,就能清廉如水。
只能說,如果都是賺錢的買賣,那也不能只給男人。
女子纏足,無非是因為她們這雙腳確實沒有用。
就算朝廷下旨,也管不了大家的腦子和觀念。
若想改變,先要讓她們自己能夠站起來、有機會走出去。
「此番你去福建,不光帶上你家那兩個小姑娘,順便也替我捎上兩個臭小子,大家做個伴。」
這話一聽,錢錦頓時大驚失色。
皇后的兩個臭小子是誰?
那還不是太子和魏王殿下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