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一家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們可是從佛郎機人那邊買了大炮的。

這商販帶甲,那就很不一般了。他就不是想跟你做生意了,而是想直接搶一搶了。

畢竟做生意還要成本,搶東西只要你夠牛。

「今日算我們倒霉,歇兩天再說吧。」

*

月港離廈門不遠。

但作為內河的港口,月港港道水淺,海船出入受潮水限制。

關鍵是不能靠岸,只能靠小船接駁。

不管大船小船,兩三年內趙小照都不想坐了。

「難怪皇帝都要海禁,他們一定是知道這坐船的苦。」

趙小照四處看看,奇怪:「怎麼不乾脆就在此地設港算了。」

兩宋之時,商貿頻繁,東南海域的焦點一直在泉州。

這個時候的廈門,只是泉州港的一個外圍輔助港口而已。官渡只設了兩處,規模不大,地位不高。

即便後來設立了嘉禾千戶所,它也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軍港。

等到了明初,考慮到海盜日益猖獗,朝廷就在島上修築了一座「廈門城」。

「廈門」二字,大概意寓這大明這座大廈之門吧。

船員說:「自然條件,當然還是廈門好。」

「那怎麼不直接設港廈門?」

船員聳肩:「我怎麼知道。」

說來也簡單,廈門位置是好,但就是因為太好了,太不隱蔽了,所以就……

畢竟,之前可是海禁的,廈門又是軍港。

難道讓他們普通商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用軍港去走私麼?

他們是想賺錢,為了賺錢不怕死。

但不是想直接找死啊。

趙小照嘖嘖:「那還不趕緊肅清海盜。」

朝廷之前不是沒想過要開海禁。

但只要一有這個想法,海盜他瞬間就起來了,你說奇不奇怪。

「隆慶開海,那也是嘉靖年間消除了東南的海盜,才有的條件。」

至於廈門,恰好介於蘇杭松江和廣州之間。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南來北往、東西交流皆可。

且廈門港,外有金門諸島作屏障。

「山多足以避強風暴雨,水深足以納巨艦大船,各種船舶進出港,都不受潮水限制。」

不過此時,無論是廈門還是月港,面對的是遠比宋元時期更寬廣的世界。

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派出遠洋船隊駛往印度洋,這便是海上絲路的開端。

海上絲路分東西兩條。

東線自中國東北沿海,經渤海或黃海、東海到達朝鮮,再渡朝鮮海峽,最終抵達日本。

西線從東南沿海出發,經南海、印度洋至西亞、非洲。

鄭和下西洋,是海上絲路的頂峰了。

不過面子上固然好看,但錢也是花了許多。

可大明海禁,歐洲人卻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再過幾年,歐洲大航海的先驅葡萄牙人就要殖民印度了,順便跑來澳門橫插一槓了。

趙鳴對六部表示過對此的憂慮,希望他們搞些錢給南方,多造幾條船、多造幾門大炮。

可兵部毫不在意,反而覺得皇帝沒事找事兒?

——只見過從北方南下亡國的,沒見過能有誰從兩廣打過來的。

就算有,大明的都城可是在北京。

北邊分分鐘就能來幹掉了。

南邊,且等個把月才能收到消息呢。而且,要滅那也是先滅南京。

趙鳴:滾!

*

錢錦先行一步,到了月港之後,他們便先去近鄰的漳州城。

張宛的茶葉廠,就建在此地,果然已經頗具規模。

且不說茶園有多大,光是採茶炒茶的女工,便有兩百號人。

如今正是新茶上市的時候,雖然張宛讓她們制的這紅茶,實在是不像有什麼銷量的樣子。

不過,工錢倒是月結,從無拖欠的。

女工自然也就無所謂了,管你能不能賣的出去,不少我工錢就行。

大明除了有織造太監,還有督陶官、督茶官等等。

凡是御用之物,都要仔細再仔細,精細再精細。

此地有督茶官是太監白善。

他不知道趙小照兄弟倆的身份,也不知道他們會來。但是提前得了信,早早就等著錢錦了。

「錢夫人,您瞧咱們這茶坊,別看不大,但規矩的很。」

白善這人也老實,最多是手腳和大家一樣不乾淨,絕對不會比別人更不乾淨。

錢錦初來乍到,不敢居上。

白善介紹了這一年來的情況,又說:「這茶廠茶田雖都是殿下的私產,但殿下早早吩咐過了,不讓人知道這與宮中的牽連。」

所以,白善自己也沒有出面管理。

反正這茶宮裡也不要,別的地方也不喝,皇后只是說是要和洋人做生意。

「帳冊都在這裡了,日後就交給夫人您管理了。」白善說,「巧了,漳州城裡正住了幾個西洋的客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