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了,肯定會有唱反調的。
聖母也有不少。
老七話音剛落,便有人站出來,指責老七嚴刑峻法,並不可取,有違仁德。
大多數人認為,誅首惡便足矣,余者可從輕發落。否則,為區區幾個婦孺,就滅掉一整個宗族,實則不可取。
但老七寸土不讓,寸理必爭,以一戰多,舌戰群儒。
「夫人生於世,貴乎仁義禮智信,而此等之徒,竟鬻人妻女於花樓,已失人倫之根本,猶復奪其清白之軀,加害其身,其行徑之惡劣,禽獸亦有所不及。」
老七聲音鏗鏘,語氣嚴肅。
「兒臣觀此等禽獸不如之徒,心如蛇蠍,行同鬼魅,何以為人?當凌遲處死,以正國法,以慰冤魂之哀。須知治亂須用重典,儒家不止有琅琅書聲,也有戒尺道理。道家不止有清心寡欲,也有降妖除魔。除此等惡俗,務必動雷霆之怒,用嚴刑峻法,剜其毒瘤,挫其惡腫。方使世間歸於正道,以安黎民百姓之心。」
老七指著翰林院院首鼻尖,罵道:「爾出身官宦世家,享朝廷恩澤,沐浩蕩皇恩,享民膏供養,立於朝堂,人中之臣。受害者何其無辜,卻遭此獸行,這等人間慘禍,爾不為之憤慨,不為其申冤,反阻止極刑除惡,是為哪般?汝讀聖賢書,除了滿口仁義道德外,不過是自私自利的偽君子罷了。怕不是吃絕戶之得利者?」
「為官者,當為民除害。爾不為民做主,反助紂為虐,此乃大惡。」
老七嘴巴如機關槍般,把這享有崇高聲譽的翰林院院首罵得狗血淋頭。
「為官貪腐者,禍國;昏聵無能者,誤國;善惡不分者,亡國;偽善揚惡者,滅國;爾肥頭大耳,腹大如球,定然貪腐。昏聵無能定然誤國,偽善揚惡必定滅國。蒼冉老賊,天下民膏供養你,未能養出感恩之心,反倒是滿腹肥腸,不分善惡;皓首匹夫,多年聖賢書未能教化你明辨是非,反倒讓你昏聵無能。孔夫子若在世,定然羞走。天下黎明,滿朝文武,但凡有半分善惡者,也羞與你這種偽君子為伍。」
老七語句如刀,字字帶針,罵得這酸儒鬚眉皆張,臉紅脖子粗。
我恨不得給老七鼓掌,這小子完全是我的超強嘴替。
看向正奮筆疾書的記事官,等下朝後,一定要找他把剛才的記錄好好觀摩。
這老頭吵不過老七,反而被罵得狗血淋頭,憤而詞窮,只得找我做主。
我能說什麼呢?
我自認雖利慾薰心,為排除異己,照樣不擇手段過,好歹還有最低的道德底線和是非觀。
我清清喉嚨,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開口。
「老七所言,深得朕心。此等食絕戶行為,禽獸不如,道德淪喪,天理不容。就依老七所言,務必嚴刑峻法,為死去冤魂主持公道。」
我一言定乾坤。
對這個淚眼巴巴地看我的老翰林,以特有的語氣,慢吞吞道。
「愛卿仁德之質,乃至奸佞之徒,卿亦能寬宏以待,其仁慈之心,可謂至善。然則,慈不掌兵,仁不掌財。為官之道,非獨以善為要,更需明辨是非,方能造福黎民。」
老頭兒臉色逐漸凝固。
「卿才華橫溢,然朕觀卿行事,善則善矣,而於善惡之間,似少決斷。夫為治者,當以民為本,明辨忠奸,方能保境安民。卿之仁厚,固為美德,然於治國理政,恐非全才。」
老傢伙的眼睛已逐漸變得溜圓。
「朕思之再三,恐卿之德才,非朕所能用。故朕意,卿可解甲歸田,回歸故里。卿之善行,必能福澤鄉里,遺惠後世。朕雖失一良臣,而百姓獲得一仁師,亦是國家之幸事也。」
這種偽聖母真的很想弄死他,但政治並不是打打殺殺,而是妥協和平衡的結果。
「望卿速做準備,擇日啟程。願卿歸鄉之後,仍能秉持善念,教化一方,以慰朕心。」
第23章
為了杜絕民間吃絕戶的行為,我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大臣們,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後來採用老七的意見,參與吃絕戶的村民,族人,一律重罰。
並鼓勵無子家庭,事先立遺囑,或單立女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