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在47歲帝王身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吃絕戶」如「媳婦孝順婆婆乃禮法孝道」一樣,並不易於施行。

當官者,無不是既得利益者,如何共情處於弱勢地位的女子?

想讓他們改變觀念,任重而道遠。

但老七說得對,身為既得利益者,怎麼可能為弱勢群體說話,除非,讓他們的利益與弱勢群體捆綁。

我內心認為老七可堪大任,故而問他,怎麼才能讓地方官秉公處置?

老七毅然道:「兒臣竊以為,當行問責之制。若復有絕戶之慘劇,則地方之官吏,里正,皆宜一併黜免,以儆效尤。其族長,一律問罪,方可杜絕此類慘劇。」

言辭慷慨,聲若洪鐘,盡顯英明果斷之姿。

我暗自點頭,就依老七所言,讓刑部給事中擬聖旨,頒發新的條令律法。

……

老七在刑部打出了「青天」威名,疾惡如仇,公正嚴明。

以至於前來找他申冤的人多如牛毛。

其苦主從京城席捲全國各地。

那些不遠千里都要進京告狀的受害者,其冤屈如海深,其血仇,如山高。

但凡老七親自過問的案子,無不是重案要案。

我也深知,依法治國是一個王朝長期發展的根本。

其政治、經濟、各方面的運作,才不會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老七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我全力支持他。

用法律為老百姓做主,用刑法來約束權力過大的統治階層。

最難能可貴的是,老七通過辦案過程中,發現了諸多王朝統治下的弊端,不但提出了改革意見,還進一步完善律法。

有意無意地考驗老七多年,我發現這小子確實有治國的本事。

第24章

做帝王確實風光。

當高坐於龍座,一群手握重權的文武大臣對我三拜九叩,山呼萬歲。

所到之處,盡皆俯首,油然而生的王霸之氣,會讓我熱血沸騰,自豪感爆棚。

但對於責任心強,道德感也強的人來說,做帝王並不是好差事。

威風沒享到多少,盡操些永遠都操不完的閒心。

隨著時間推移,皇子公主們逐漸長大。

成年皇子需宮外開府,這已是筆恐怖的天文數字。

儘管這筆錢都從國庫出,但每當有皇子開府單過,我都要心疼好些天。

有能力的還能被我丟到衙門幫我幹活,平庸之輩就只能當個閒散富貴王爺,吃喝玩樂,全由國庫供養。

公主們出嫁,為了皇室臉面,還得準備一筆豐厚嫁妝。

每個出嫁的公主,內務府統一準備 2 萬兩銀子的嫁妝。

女子不易,我還得自掏腰包,給每位公主補貼點私房錢。

十五公主乃唯一嫡公主,嫁妝還得翻倍。

一共 11 位公主,我好不容易攢下的私庫,便給禍禍得差不多。

有時候也忍不住埋怨原主,沒事生那麼多兒女做什麼?

想要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確實是有必要的。

第25章

如果能用錢解決的都好辦。

最怕的是,有些問題,非得舉起我的屠刀,動用雷霆之怒。

被趕到皇陵守陵的老四,仍然賊心不死,聯合武將,和老六、老九、老十、老十四,在我 59 大壽這一日,逼宮造反。

幸而王朝在我的治理下,人才濟濟,各領風騷。

文臣武將,皆臣服於我,君臣齊心。後宮嬪妃也在皇后的帶領下,安分守己。

但皇位實在太過誘人,以至於仍有部分人想通過逼宮手段,妄想對朝堂格局進行重新洗牌,另行搏出榮華富貴。

老四想通過逼宮一舉翻身。

一群被我打壓貶謫的武將世家,以及老四的老丈人,也不甘心就此退出權力中樞,便與老四一拍即合。

這場宮變,血流成河,屍體堆積如山。

我也被叛軍逼得狼狽逃竄,差點引恨被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