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自也有裴家的。
前世裴芸並未看過,但這一世她特意打開瞧了瞧,裴家送來的有兩份,一份是一把長命鎖和一對刻有如意雲紋的小金鐲,而另一份,則是一套孩子穿戴的衣裳,虎頭帽,虎圍嘴,虎面肚兜等一應俱全。
她小心翼翼捧起那虎頭帽,摩挲著那細密的針腳,喉間不禁有些發哽。
書硯書墨見裴芸紅了眼圈,便知她心思,兩人對視一眼,緊接著,書墨笑道:「瞧這虎頭帽做得可真精巧,也不知夫人這是請的哪家繡娘,手藝竟這般出眾,上面的老虎繡得著實俏皮可愛得緊呢。」
裴芸曉得她是明知故問。
還能是誰,這般好的針線,定是她那母親周氏了。
旁人不知,書墨書硯卻是曉得的,她之所以鬱郁,並非只是因著生產不順,更是因懷胎四月歸寧時跟家中生了齟齬,前世她賭氣之下,甚至一年多都未回過裴家。
然重來一回,她而今最想的便是回家去,好生見見她的母親和妹妹。
書硯書墨見她家娘娘也不惱,便知有希望,本想趁機緩和娘娘和夫人的關係,還未開口,卻聽裴芸轉而問道:「貴妃娘娘的禮可也送來了?」
兩人愣了一下,還是書硯先道:「送來了,今兒一早貴妃娘娘特意遣了方公公來送的,因來得格外早,聽聞娘娘您還在睡,方公公便未進來同您請安,可要拿來與您瞧瞧?」
「不必了。」裴芸起身道,「替我更衣吧,貴妃娘娘送來厚禮,我自是得去好生謝上一番才是。」
「是。」書硯書墨並未多問,只恭敬地應聲。
四年前,先孝仁皇后薨,陛下並未再封后,而今中宮之位空懸,高貴妃代為打理後宮事務,形同副後,她家娘娘素來禮數周全,眼下出了月子,按理的確該去請安。
裴芸換了身雀藍的妝花對襟襖子,月白暗紋百褶裙,外披一狐裘大氅,臨行前書墨又往她手裡塞了個手爐,這才扶著她上了小轎,前往高貴妃的永安宮。
臨至永安宮殿門前,書墨抬手示落停轎,同門口的宮人告了一聲,方才扶出裴芸,在兩個宮婢的引領下穿過院子,沿著廊廡一路往正殿而去。
還未入內,裴芸便聽盈盈談笑聲自里廂傳來。
她步子微滯,通過音色隱隱辨出些人來,感慨今日這永安宮倒是熱鬧。
宮婢打起氈簾,裴芸抬眸一掃,果真如她所料。
只見高貴妃坐於上首,其下兩側共有三人,都是她識得的。
裴芸上前施禮罷,亦有人起身同她見禮,高貴妃忙讓她落座,問起她的身子來,「太子妃才生罷小皇孫時,本宮去東宮瞧過一回,那時你產後崩漏,才堪堪緩過來,面色慘白可是嚇人,而今可養好了?」
裴芸笑道:「多謝貴妃娘娘關懷,太醫院的御醫妙手回春,又有各位娘娘送來那麼多上好的藥材,已好得差不多了。」
「我瞧著也是,太子妃這氣色紅潤的模樣,哪像是才生了大病的。」說話的坐在高貴妃左下首的淑妃。
當今陛下膝下子嗣並不豐,除卻那些尚未序齒便夭折的皇嗣,餘下的唯有五子二女。
淑妃便是陛下最小的皇子,五皇子李長庚的生母。
她言罷,還不忘看向身側之人,問道:「你說是不是,眉兒?」
那被喚眉兒的女子與裴芸年歲相仿,生得明眸皓齒,溫婉端莊,聞言扯唇答:「淑妃娘娘說的是,教眉兒看,太子妃這養了一月,怎好似教生產前更昳麗動人了呢。」
「恢復得好自是好事,如此本宮便放心了。」高貴妃道,「待太子自覃縣回來,看到太子妃身子痊癒,定也會高興的。」
「說起來,此番去覃縣,聽聞裕王也跟著太子一道去了?」坐在裴芸身側的婦人順勢接過話茬看向柳眉兒。
因柳眉兒不是旁人,正是裕王之妻,二皇孫李謙的母親。
「是,父皇欲歷練我家王爺,便趁此機會讓王爺隨太子殿下一道南下。」言至此,柳眉兒倏然有意無意瞥向裴芸,少頃,像是想起什麼一般,掩唇笑道,「父皇的旨意下得急,我家蓉姐兒聽聞父親要離開三個月,心下捨不得,一直扯著王爺的衣袂不肯放,王爺哄了好一會兒,答應會給蓉姐兒帶禮物回來,蓉姐兒這才勉強撒開了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