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晨光也,乃一日之始,寓光明之未來。
裴芸想,她兄長給孩子取這個名字的緣由,當和她想的一樣,他是裴家的希望,想來往後裴家定也會和他這個名字一般蒸蒸日上。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慶貞帝興致大發,在拜神祭祖之後,攜太子王爺及幾位官員於西苑金龍池舉辦龍舟賽。
一旁觀台之上,坐著不少妃嬪及官家貴婦貴女。
龍舟隊共分五隊,往年只觀賽的慶貞帝今年卻是親自上了場,與幾位武將、裕王、誠王分為一隊。
而太子、雍王等分在另一隊。
裴芸在諶兒腰間掛上辟邪的香囊,又餵他吃了些粽糕粉團,便放任他撒丫子跑去尋哥哥,孩子們此時都圍在金龍池旁,尋著最好的位置就近觀賽。
在裴芸不注意之際,隨著一聲號令,在震天的鼓聲和歡呼聲中,五艘龍舟若離弦之箭般沖了出去,其上之人在鼓聲中整齊劃一地擺動手臂,拼命划槳,兩側濺起的水花濕了他們單薄的羅衫,整艘龍舟若銜浪飛行。
行在最前頭的自然是慶貞帝所劃的龍舟,那些武將文臣,個個心裡明鏡似的,打聽說慶貞帝也要參與,就知這最後的勝負早有定數,不過走個過場罷了,畢竟誰敢越過當今聖上去。
雖然,也有絲毫不懼的,行至半程,太子與雍王的龍舟便幾乎與慶貞帝的平齊。
慶貞帝向來不是什么小肚雞腸的,他哪裡看不出其他幾艘上的都是膽小如鼠的廢物,一度覺得這比賽萬分沒勁,但此時看著太子這艘趕超上來,頓時又激起了骨子裡的勝負欲。
他微微轉頭,衝著後頭喊道:「都給朕划起來,加把勁兒!」
裕王和誠王可謂欲哭無淚,也不知是哪般運氣,讓他們與自己的父皇在一艘龍舟上,聖命難違,只能咬著牙拼命劃。
誠王累得筋疲力竭,想著今日要是他家沅兒在,他便更有勁兒了,可前不久,太醫診出他家沅兒懷了雙胎,他皇祖母和母妃如今緊張她緊張到不行,連下地都不願讓她下的。
今日來前,他家沅兒還同他玩笑,說將她一身蠻力借他,他定能旗開得勝。
想著他在家坐胎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兩個孩子,誠王忽而又有了勁兒,然側首一看,卻是傻了眼。
只見他三哥和十六叔兩條划槳的手臂都快出了影,不知疲憊一般,同艘龍舟上的那個,好似是大理寺的杜寺正,也一樣咬牙在拼,眼看著就要趕超上來了。
與慶貞帝的龍舟平齊的一刻,雍王笑道:「皇兄,人得服老。」
四下人聽得這話俱是一驚,這整個大昭大抵只有雍王敢說如此大逆不道的話,慶貞帝聞言的確面露不悅,可也不過冷哼道:「小十六,話別說太早,今日朕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麼叫寶刀未老。」
岸上,看著這兩艘遙遙領先,甩了其他幾隊一大截的龍舟,孩子們卻也開始較起了勁兒,李謹抱著諶兒,高喊著替自家父王加油,李謙也不示弱,拉著蓉姐兒,還有近一歲半的四皇孫李諺,但蓉姐兒這個小姑娘嗓音本就小,李諺的話尚且說不大清,無論氣勢與音量都比不過李謹兄弟倆兒,李謙一氣之下,在那兒撅著嘴道:「喊的響有何用,我……我們人多。」
李謹沒理他,不多時,就見一個嬌俏的身影擠進來,也開始扯著嗓子喊加油,李謹定睛一瞧,才發現是他那小姨裴薇。
可她此時不該與二姑姑一道在別處射粽食,粉團嗎?
「姨母,你在給誰加油呢?」李謹問道。
裴薇頓了頓,「我……我自然在給太子殿下加油了。」
她嘴上雖這般說著,但視線卻往坐在雍王背後的那個身影上瞥。
聞得此言,李謹淡然地沖李謙挑了挑眉,「喏,我們也有三個啦……」
李謙低哼了一聲,扭過頭去,那廂,金龍池上,鼓聲齊鳴,畫旗招展,賽事正如火如荼,太子和慶貞帝的兩艘龍舟始終緊咬著,幾乎不相上下。
在最後衝刺的一刻,眾人皆屏住了呼吸,但眼見慶貞帝那艘龍舟的龍頭以微弱的優勢搶先衝過了終點的彩線。
裴芸在觀台上看得清晰,在即將抵達終點的一刻,太子和雍王反是漸漸鬆了勁兒,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要贏的意思,但兩人都清楚慶貞帝的性情,如此酣暢淋漓地賽一場,方能真正使他龍顏大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