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德侯府時,她每日提著精神,要應付婆母和那些妯娌們,回了鎮國公府,有苦楚也不能對她父親吐露,大伯母嫂嫂她們雖好,可終究還是隔著一層,使她無法真正袒露心扉。
她很累,的確很累。
她笑著低低「嗯」了一聲,「多謝長姐。」
裴重曦還小,三個多月的孩子正是要睡的時候,在賓客們的懷中輪過一圈,便睡眼朦朧,被江瀾清哄著後,放在了那個周氏好容易翻出來的搖車上。
裴芸先頭還看不上這搖車,而今見裴重曦在裡頭睡得香甜,不禁覬覦起來,還同她嫂嫂江瀾清打商量,道待她腹中的孩子出生,就將這搖車借她一借,好沾沾福氣。
太子今日有要事來不得,又關切她的身子,昨夜囑咐過好幾次,讓她儘量早些回來。
書墨倒是將這話記得牢,見天逐漸陰沉下來,似乎要下雨,便幾番在她耳邊催著她回宮去。
漣兒扶她上了馬車,駛出國公府大抵一炷香的工夫,就聽車頂傳來噼啦啪啦的聲響,這雨落得可謂又快又急。
裴芸掀開車簾,往外瞄了一眼,卻正巧在一棵大樹下,瞧見一張熟悉的面容。
正是那柳家三郎的續弦夫人趙氏,看樣子,當是在躲雨。
然那樹又無法全然擋住雨水,她身後的婢子正著急地用手替她遮擋。可趙氏似乎毫不在意,她抬首望著那昏暗的天空,整個人若失了魂一般。
裴芸本不欲理會,可想了想,又喊停了馬車,命漣兒將傘給她送去。
再度掀開車簾,她瞧見趙氏接過傘時詫異的神情,旋即轉向馬車的方向,低身沖她恭敬地福了福。
裴芸回以一頷首,緩緩放落車簾。
往後之事往後再說,何況趙氏對柳家三郎如何,她管不著,她這麼做,只當是為她腹中的孩子積福了。
半月後,趙氏托人將傘送還給了她,還用蜀繡繡了一隻青蓮紋的荷包,以表那日贈傘的謝意。
裴芸記得,上一世趙氏也因著什麼,贈了她這隻荷包。
趙氏出身蜀地,娘家雖是巴蜀大族,但比之京城柳家還差上一大截,柳家選了趙氏給柳三郎續弦,當時還有人頗為不解。
書墨將那荷包呈給她看,裴芸瞥了眼,趙氏手藝極好,那刺繡可謂精美絕倫,她愈發疑惑,如此懂得感恩之人,怎會……
裴芸素來不愛戴荷包,且先前讓淑妃那事給弄怕了,也不敢伸手去碰,吩咐書墨尋個地方,收起來便好。
相較於上一世,這一世裴芸養胎的日子過得格外平靜安寧。
八月中旬,誠王妃生了,高貴妃和太后本還擔憂程思沅嬌嬌弱弱的,生產時恐是費力,不想她發動後,咕嚕嚕喝下兩大碗參粥,就順利誕下一兒一女,龍鳳呈祥。
分明是女兒出生在前,可誠王硬是讓後出生的兒子做兄長,說往後讓五皇孫來保護二郡主。
程思沅抱著顯然長得更結實的女兒,忍不住笑,說往後還不知是誰保護誰呢。
這些事都是李姝棠講給裴芸聽的,她笄禮在即,就在九月,可裴芸身子不便,不能前去,她覺著遺憾,便常往裴芸這廂跑。
裴芸雖不能去,但特意準備了一支金累絲鑲紅寶石鏤空雙鸞鳥牡丹簪送給她。
不同於前世的草草了事,這回,李姝棠的笄禮之上,替她挽發的是高貴妃,太后則親自給她授以釵冠。
翌日早,李姝棠畫著淡妝,迫不及待著一身好看的紅衫羅裙來了琳琅殿,髮髻上的正是她所贈的簪子,也不知是不是行了笄禮的緣故,裴芸總覺得李姝棠似一夜之間褪了稚氣,舉手投足透出幾分公主的尊貴與高雅。
她入宮時也才五六歲的小姑娘,長大了。
裴芸莫名其妙生出些許惆悵,將來她莫不是也要這般看著她的女兒長大成人,嫁作人婦。
這個念頭閃現時,裴芸自己都覺著好笑,都還未生呢,她就已經想的這般長遠了嗎。
九月末,孟昭儀被診出了喜脈。
時隔十六年,慶貞帝的後宮再有妃嬪懷上子嗣。
慶貞帝大喜之下,當即封孟昭儀為孟嬪,賞賜了她所住儀元殿的所有宮人。
然是夜,太子卻因頂撞慶貞帝被命在御書房外罰跪了整整一個時辰。
裴芸本還奇怪,太子今日怎還不來她殿中用晚膳,就見盛喜匆匆跑進來,稟告此事。
李謹和李諶還坐在殿內,李謹快十歲了,又早慧些,明白是父王觸怒了皇祖父,他頗有些緊張無措地看向母妃。
裴芸穩了穩心神,曉得不會有什麼大事,因得若非盛喜來稟,她都快不記得前世還有這麼一樁。
「無事,你們且先吃吧,母妃等你們父王來了再用。」
李謹遲疑了一下,但看向身邊全然不知發生了什麼的弟弟,點了點頭。等菜上桌,他也吃的不多,多是看著諶兒在吃。
吃罷,牽著諶兒去了側殿,不欲給父王母妃添麻煩。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