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惋兮將大蒜素滴在傷口時,他只覺得一陣清涼,原本灼燒般的疼痛竟減輕了許多。
再加上之前惋兮給他敷了麻藥,此刻他更是放鬆了不少,原本緊皺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
惋兮纏完繃帶,起身稟報:「啟稟官家、太后,臣女已處理完畢。依臣女之法,堅持按時換藥,配合合理調養,囚犯約兩個半月便可初步恢復,能正常行走,後續再經一個月的康復鍛鍊,基本可恢復如初 。」
劉娥頷首,轉而看向一旁的太醫,目光中帶著詢問。
董令這時候可得意了,他清了清嗓子,「回太后,此乃脛骨骨折,斷端移位,氣血瘀滯,經絡受阻。
依臣之法,以續斷、骨碎補、自然銅等藥材配伍,製成接骨續筋之膏,輔以艾灸溫通經絡,調和氣血。
只需悉心調養,約莫三月便能恢復,行走自如不在話下 。」
說罷,他斜眼瞟了瞟惋兮,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不屑的輕笑。
「哦,既如此,那當是太醫獲勝」,劉娥頷首點頭,就要宣布第二場為太醫獲勝。
「且慢!」 黎小草清喝道。
「郡主,你還有何話可說!臣治療所需時間明明更短!」董令以為黎小草要用皇權壓他,趕忙反駁。
「董太醫,我先問您幾個問題,請您回答。不然我輸也輸的不服。」
「好,你問便是。」
「您這膏藥請問叫什麼名字,用的什麼材料製成?」
董令見她只問膏藥放下了心,回答道:
「此乃我董家祖傳的『紫金續骨膏』,用紫河車、龍骨、麝香、人參、藏紅花等珍貴藥材煉製而成。
這紫河車大補氣血,龍骨能益腎固精、鎮驚安神,麝香通竅醒神、活血通經,人參大補元氣,藏紅花活血化瘀,幾味藥相輔相成,方能有此奇效。」
黎小草稱讚道:「董太醫不愧是杏林聖手,這方子確實精妙,藥材珍貴難得,想必效果極佳。」
還沒等董令得意,黎小草又問:「那敢問董太醫,一方膏藥的價格幾何?」
董令微微一怔,心中暗忖這郡主問這作甚,但還是硬著頭皮答道:「一方約需五十貫錢。」 此言一出, 眾女醫紛紛倒吸一口涼氣,五十兩白銀,這可是尋常人家1、2年的花銷。
黎小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看向劉娥說道:
「我女醫所用的方法,藥材大多尋常易尋,成本不過3兩而已!」
太后笑了,開口道:「董太醫,你這藥方雖好,療效也不錯,可這價格著實昂貴,於戰場之上,難以大規模救治將士。」
「而慧寧郡主所創之法,藥材尋常,成本低廉,卻能達到相當的療效,更貼合戰場實際所需。這一場比試,當是女醫獲勝。」
董令心中雖不甘,但太后金口玉言,他也不敢多分辯。
太后又朝著黎小草問,「慧寧郡主,這些聞所未聞的奇特手法,女醫們究竟是從何處學來?」
「太后,臣女常想,醫術不該被陳舊的規矩所束縛,戰場與尋常病坊不同,傷病瞬息萬變,將士們的生命等不起按部就班的治療。
臣女開醫館時,救治過許多軍眷,聽她們哭訴親人在戰場上因傷病枉送性命,心中悲痛又不甘。於是,臣女翻閱古籍,走訪各地,結合實際案例,反覆琢磨驗證。
像用大蒜素消毒,是偶然間發現蒜汁有殺菌驅蟲之效,經過多次試驗,確認能有效防止傷口感染。骨折復位與固定之法,也是參考了工匠拼接木材時的穩固原理,再結合人體骨骼構造改良而來。
女醫們大多是軍戶孤女,父兄皆因戰場救治不力而離世,心中懷著為親人、為更多將士報仇雪恨的念頭,刻苦鑽研,才將這些醫術熟練掌握 。」
第247章
整裝
太后嘆道,「你這一番話,倒是讓哀家刮目相看。這天下女子,大多困於閨閣,拘泥於陳舊禮教,可你卻能另闢蹊徑,鑽研醫術,還想著為將士們謀福祉,確實當得起這郡主之名。」
她微微頓了頓,眼神飄向遠處,她想起她的父親劉通,據母親說,她還在襁褓時,父親就殞命沙場,如果父親沒死,也許她的前半生便不會如此顛沛流離吧,
她穩了穩心神,重新看向黎小草,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你這女醫隊,若真能在戰場上救下更多性命,為我大宋立下功勞,哀家絕不吝嗇嘉獎。」
「不過,」 劉娥話鋒一轉,眼神銳利如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