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光不放過任何一個潛移默化的機會:「那你該找個時間看看,史書永遠寫不到完美,這一版結合了後世史書和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已經比最初的手稿完備許多。」
「它不是殘缺不全的史書,只是在這三千年裡不斷生長,明夷,你畫出的是這段歷史的大框架,就著這幅框架,因為歷史、考古、文獻、天文、化學……這些學科的發展,它正在不斷長出血肉,像拼圖,更像一個從學科發展中汲取營養,逐漸成形的孩子。」
嬴光不是愛說教的人,少有的長篇大論一出,讓人怎能猜不到他的心思。明夷歪頭頂了一下他戳在自己肩上的下巴,心中被他這番話說得軟和,再想裝平淡,便壓不下話中的波瀾了:「嬴老師,嬴博士,少說兩句,留點力氣走路吧,也別真將我當扶老用,我這畢竟也是三千年的……一把老腰了。」
嬴光眯著眼戳了戳明夷的肩膀,愉悅道:「明大人,你變幽默了。」
明夷輕輕「哼」了一聲,清清嗓子又恢復了淡淡的嗓音,只是怎麼都藏不住話中笑意:「再亂動就將你摔下去。」
……
【作者有話說】
史書是在生長的,本來這段話沒在大綱里,寫著寫著才靈光一閃。因為最近在看一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資料,所以才有這樣的感觸吧。
上個世紀末的夏商周斷代工程雖然打開了質疑的魔盒,未產生被普遍認可的結論,但在這個項目中,我國的跨學科合作考古取得顯著的進步,逐漸摸索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考古方法,為後來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目前處於第五階段)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各學科發展和跨學科深度融合,越來越多原本模糊的歷史真相浮出水面,我們的來處和初心正越來越明晰,這不是一場故事推理遊戲,而是一次民族基因代碼的溯源歸位。
聽著像空話,但事實就是一千多年前李世民說出的那句話依然是不褪色的真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第32章 32.蓬門掃徑
明夷的電話播出在破曉時分,饒是有晨練習慣的長者,也覺得天剛蒙蒙亮就上山拜訪有些不妥,但嬴光電話中言辭含糊,還有那打電話來,話都說不明白的年輕人,都讓老劉越想越不放心。嬴光發來京郊老村的定位,離單位小區不遠,他裝了半袋蘋果,想了想又揣上一個文件夾就出了門。
作為嬴老爺子首徒的老劉從未聽說過嬴家有這麼個藏書閣,到村子裡一打聽,上山的路只有一條,半山腰有個大院子,平時不開門,但是每天晚上都亮燈,也見過人進出。指路的人說,那院子有時不好找,有時順著山路上去就能看見,他要是運氣好,很快就能找到。
蘭台門前,明夷早早將院門大敞,立於門庭前,頗有幾分掃逕迎客開蓬門的意思。雖在嬴光阻止下他沒換回得體的寬袍大袖,但嬴光好歹指揮他從上回玩奇蹟明明的那箱衣服里翻出了一件短袖中式襯衫,掖一掖也還板正,勉強算衣著得體可以見客。
李三寶從山頂下來,還當這麼大陣仗是在歡迎自己,拖著一大麻袋法器就吆喝道:「仙人,辛苦您來搭把手!」
明夷幫他把東西抬進院子,抱歉道:「蘭台有貴客,我還是在門口候著為好。」
「那嬴光現在能見客?他這剛……剛剛醒過來,估計腦子還不清醒吧,別說錯什麼話了。」李三寶撓撓頭,心說這二位怎麼一個比一個不消停,「我這裡還找宋爺借了好多法器,那不用您幫忙了,我先進去看看嬴光,然後布完陣就走。」
那頭明夷施施然回到門外等候,現世的蘭台主人卻還四仰八叉躺在一樓的懶人沙發上。嬴光正細聲細語地哄著自己的四肢,求它們聽聽話行行好,讓自己站起來到椅子上坐好。
「哎,也不知這明大人到底是懂規矩還是不懂規矩,就這麼殘暴地把可憐的我扔在這……祖宗欸,你們在天有靈,就不能半夜偷偷同他說我兩句好話麼?」好不容易挪到太師椅上,嬴光卻總感覺自己是嘴歪眼斜地在椅子上耷拉著,實在不成體統。
同明夷說完話的李三寶拖著麻袋叮呤咣啷地進來了,繞過屏風就看見這位四肢僵硬地靠在椅背上的蘭台主人,當即嚇出一句髒話。
「福生無量天尊,慈悲慈悲,道祖慈悲,弟子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嬴先生你這睡一覺起來怎麼還……」他放下法器,快步走到他身邊,壓低了聲音,垂下的眼角竟還好似掛著一絲悲憫,「我師父教我的時候,沒說這個借魂燈會讓人中風啊!」
「中什麼風!道爺這張嘴真該和我們明大人拜把子。」嬴光沒好氣地指了指自己的腿,「不聽使喚了,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