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幾人原本在討論「莫非命也, 君子順受其正」這一句,見她鬼鬼祟祟挪動過來,便住了口,其中一人道:「這位兄台有何高見?」

「啊……

諸位見識都在我之上,小弟就是來旁聽一二,你們繼續,繼續……「 說罷,便豎起耳朵聽後面童六郎同明家大哥的對話。

童六郎擠眉弄眼,打趣道:「印白兄,消息夠靈通的呀,竟然趕回來了!快說說,一會兒官家要問什麼題?」

「六郎說笑了,官家要問什麼,我哪裡知道?」 明常朴抬手擦擦額上的汗,和氣一笑。

「嘁——不夠朋友,不過我也不關心啦,左右我又不想當官。」童六郎道。

明常朴搖搖頭:「非是要瞞著你,我是當真不知,你也知我家中……誒,不如從前了。這次只是幸得老父親派人來應天府報了信,說官家和太后會巡幸國子監,考察監生課業,我便漏夜乘船上汴京來,緊趕慢趕,這才堪堪趕上。」

「好啦,我同你頑笑呢!對了,你族中可還有子弟學籍掛在監中,但今日沒來的?我有一個朋友……」

「咳咳!肅靜——」 此時,坐在堂上的學究發話了,堂中各處的交談聲頓時便壓了下去,都齊齊望向堂上。

唐祭酒清清喉嚨,道:「時辰差不多了,各位隨我去前門接駕吧。」

明常朴沖童六郎做了個抱歉的手勢,指了指前面,意思自己是要去前排,不能陪他窩在角落了。童六郎揮揮手,表示不在意,請他自便就好。

一行近百人於是浩浩蕩蕩去國子監正門接駕,前面是有官階的祭酒、主簿、博士等人,後面才是監生。

明新微跟著童六郎跪在末尾,眼風四處掃動,並沒有看到楊束的蹤影。不多時,便聽見奏樂聲,是官家的儀仗隊到了。

一眾官員忙上前請安問好,又遠遠聽見一個清脆如鳥啼般的童聲道:「暑天酷熱,諸位辛苦了,入內敘話吧。」

於是一行人又跟在官家後面,浩浩蕩蕩湧入養正堂,各自找位置站定,上進的在前,摸魚的在後。

官家年幼,身量也矮,明新微立在末尾連人影都看不見,只能聽見他脆聲道:「大娘娘請座。」 又說:「賜座吧。」

「賜——座——」 一個內監長聲吆吆道。

監生們便齊聲行禮,口中道「謝陛下」,而後各自入座。

此時明新微微微抬起頭,穿過前面眾多監生的縫隙,仔細大量堂上的兩位掌權者,一位名義上的掌權者,一位實際上的掌權者。

太后比她猜想的還要強勢一些,並沒有避去隔壁的持身堂,甚至連簾也未掛,只在禮冠上垂著一面薄如蟬翼的面紗,落座在官家身旁,只座位稍稍挪動,微微朝向側面,以示區分。

而官家趙禎看起來不過十二三歲,不知是不是男子身量長得晚,看上去便額外稚氣一些。鼻樑下頜也生得線條和緩,兩頰帶著一些肥潤,顯得尤為可親。

趙禎緩慢地眨了一下眼,有一根眼睫掉入了他內眥眼角,有些發癢,但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失儀,只能硬著頭皮一板一眼道:「太祖有言,開卷有益,文能治國。興邦致用,安國治世,當依仗有識之士。朕年少登機,自知閱識淺薄,還須與在座諸位博士、學生多加切磋砥礪,今日來此,不如請諸位試論孟子言,四十不動心。」

明新微當然知曉小皇帝的這番話都是專人寫好的,不知怎的,覺得一句「四十不動心」配上官家的童顏童音有些好笑,便去看了童六郎一眼,沒想到不看還好,一看發現這坑貨竟然也在憋笑,兩人一個對視,他便忍不出「噗嗤」一聲笑出來,在針落可聞的養正堂里分外清晰。

明新微驚得雙目圓睜,連忙給了一個讓他穩住的手勢,但不給他反應還好,給了童六郎便更忍不住了,「噗噗噗嗤」笑得像個漏氣的風箱。

「何人喧譁?」 內監立馬喝問道。

趙禎趁著眾人朝後望去,連忙抬手揉了揉眼睛,舒服了,才脆聲道:「若有心得,可起來回話。」

童六郎倒也知道厲害,用手掌捏了捏自己的臉,止住了笑。他又深吸一口氣,整理好表情,站起來,恭恭敬敬行了一禮,答話:「回陛下,心得萬萬談不上,學生未及弱冠,尚且不足四十的一半,遠遠達不到不動心的境界。說來也慚愧,見美景美食,要動心,動的是自在之心;見良禽麗鳥,要動心,動的是憐生之心;見了治世隱含亂象,自然也要動心,動的是嗟嘆之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