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梁山思考人生的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們是國子監的監、監、監、監生,剛剛出來更衣,現在便回養正堂了!」

童六郎比明新微還慌亂,差點咬到舌頭,拉著明新微跨步便往養正堂里沖。

打頭的殿前司小將沒有攔截二人,手扶胯刀,岔開雙腿,立在原地,鷹隼一般的眼睛盯著二人進了養正堂,向坐在堂上的國子監主簿叉手行禮,入席就坐,這才離開。

明新微低頭叉手向學究行禮時,心跳隆隆,只怕被當場攆出去,但好在堂上的老學究並沒多看他們,她順利跟著童六郎進了養正堂。

堂中分列書案,東西共六列,約莫八、九十人。明新微趨步跟在童六郎後門,目不斜視,生怕同哪位生性外向的監生四目相對,徒增風險。好在監生們或搖頭晃腦,念念有詞,或幾人成團,低聲探討,並無閒心關心其他。

童六郎這類無心向學的,選的位置自然也在角落,書案上還假模假式堆了一摞書。他也自知理虧,甫一落座,便躲在書山後面,沖明新微做了個討饒的手勢。

明新微眼風如刀,毫不客氣地將他的一摞書搶過過來,放在自己書案面前,沖他做了個口型:要被你害死!

童六郎擠到明新微邊上,撈起一本《論語》,翻開擋住口鼻,低聲道:「你別怕,大家平日裡掛個監生的學籍,其實並不怎麼來聽講,學究們只怕臉都認不全。今早入監的時候,已經搜過身,驗過公文學狀了,一會兒咱們只要囫圇混過去就行。」

如今國子監雖然是名義上的最高學府,但徒有學府之名,而無學府之實,官宦子弟多是掛個學籍,平日裡並不來讀書,只逢考試才來監中。

明新微也揀了一本書遮住口鼻,低聲問道:「你可知一會官家太后來了,是怎麼個章程?是否要逐一上前考校對答?」

「不會,你以為這是殿試呢?你且瞧著吧,一會兒官家太后來了,但凡有問,有的是人要去顯眼拔尖,咱們啊,敬陪末座就行。」

聽到此處,明新微內心稍安。其實冒充監生這一條路,她之前也想過,若是對答出色,很可能被太后私下召見問話。但此舉的弊端有二。

其一,如今在監中讀書的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家子弟,一問一答都要自報家門,不是隨意冒充個無名小卒就可以的。

其二,若是在御前拔了尖,必定被有心人惦記,此處人多眼雜,若事後清算,自己難免不會露餡。

因此她才寧願波折一些,也想私下行事,只是沒想到陰差陽錯,又被童六郎帶進了溝里,如今也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

童六郎見她不說話,想了想又補充道:「若你怕自報家門時露餡,我倒是認識一人,他去外地求學了,今日沒來,但學籍是掛在監中的,貴人問起來,你頂替他就是。」

明新微心中一動:「哦,是誰?」

「將作監少監明官人家的大郎君,明常朴。」

明新微瞥他一眼,童六郎倒是神色自若,不知是在試探自己,還是只碰巧認識她大哥,又碰巧知曉他在應天府求學,不在東京,所以今日沒來監中?

她沒說這提議好還是不好,只不動聲色道:「好,多謝。」

第72章

何人喧譁 孟子言,四十不動心。……

明新微當然知曉她可以頂替她大哥來國子監, 甚至族中還有幾個子弟的學籍也是掛在監中的,年齡同她相近, 更為適宜。這幾位明家子弟平日都在學風濃郁的應天府書院刻苦讀,輕易不得歸家。當初她同明二哥回興仁府老家待嫁的路上,也是打著要去應天府探望兄長的旗號,這才調頭南下的。

但她之後要做的事情過於劍走偏鋒,誰也不知是個什麼後果,若無必要,還是不要牽連家中為好。

剛想到這裡, 便見一個青年男子, 氣喘吁吁奔入養正堂,頭戴青綢頭巾,身穿同色青綢衫, 身長面白, 兩腮圓潤, 顯出幾分憨相。

明新微眼睛一瞪,連忙彎下腰去, 死死躲在書堆後面。

「哎呀,不巧,他竟然趕回來了!」童六郎道,「瞧瞧這跑得滿頭虛汗。」

他高興地沖他揮舞了一下手, 做了個「明兄」的口型。

明常朴也看見了童六郎, 沖學究行完禮後便跨步往此處過來。

明新微只恨不得能把臉嵌進書里去, 心中大嘆:孫乾為, 你可真是我的克星!她以書遮面,幾步邁開,湊到前方低聲討論的一伙人案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