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意浮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事已至此,不如就讓此事深埋,本宮可保你富貴無憂。待太子登上高位,那你便是輔佐良主的攝政大臣,百年之後亦可青史留名。」李皇后揣摩著他的神色,繼而道,「何況在東宮,太子信任提攜你,對你更是真心相待,難道你就不念及舊情非要將我李家逼上絕路嗎?」

她的言語迴蕩於空氣中,帶著些許急切。

她也深知,此時朝中局勢對家族和太子來說都極為不利,而崔羌則是她唯一的變數。

她試圖用權力和舊情來打動崔羌,讓這變數站在自己這一方。

然而,直至此刻她也沒意識到,崔羌的心,只是從憤恨變為了悲哀。

好半晌,崔羌才找回自己的聲音,「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父將我從亂葬崗撿走的那刻起,我的家人便只有他。是師父,把我從鬼門關帶了出來。」

「真心相待?舊情?」想到穆翎,崔羌的眼神愈發冰冷,「娘娘妄想短短數月就能彌補失去至親之痛,未免太過異想天開。況且對想殺我之人,何來舊情可念?」

旋即,他冷笑道,「至於太子殿下,我又怎會對一個搶走自己真實人生之人動情。」

崔羌的言辭雖然強硬,但他眼裡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痛色。

短暫愣神過後,李皇后見他不為所動,神色愈發急切,急於尋找可突破的契機。

「你既如此恨他,為何要親自將暈倒在雪地的他送回東宮?為何會於太和宮前做出那等親密之舉?」李皇后步步緊逼,話語雖為試探,卻如同利箭一般,直刺崔羌內心深處,妄想讓他承認些什麼,「你掛心他,只因你心中還有情,你害怕他一旦出事,你便會後悔。」

崔羌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內心烏雲密布,似陷入了無盡的掙扎與困惑之中。

他對穆翎的確有著複雜的感情,那情感如一團亂麻,交織著愛與恨……

在將玉墜贈與穆翎之時,他以為是上天垂憐,讓他意外遇見愛。回過神才發覺,那愛原是處在仇恨的深淵中。

就像每回見到那人,理智告訴他應該遠離,應該恨他,可情感卻如脫韁野馬,難以控制。

這些日子以來,他終日被無盡的矛盾撕裂拉扯,痛苦不堪。

李皇后的話語如重錘般敲擊著他的心,讓他不得不直面自己內心深處。

崔羌更對心中動搖感到吃驚,但他很快掩飾住自己的情緒,只冷聲道,「娘娘相信與否,與臣無關。但娘娘可以拭目以待,李氏一族,我必滅之,太子殿下,亦不會放過。」

每一個字都帶著沉重的恨意,仿佛是從牙縫中擠出。

一直到崔羌走在雪地里,雪花紛紛揚揚落下,在他肩頭灑下一層銀白時,亭中緊繃的氣氛才消失殆盡。

朝中風平浪靜了兩日,就在穆翎惴惴不安等著最後一日時,局勢扭轉了。

邊關烽火驟起,黃蠻人終是悍然來犯。

戰鼓擂動,硝煙瀰漫,李將軍帶兵全力抵禦外敵,戰場上殺聲震天,熊熊燃燒的烈火難以平息,整個邊境陷入了一片混亂與激戰之中。

順桓帝為穩住軍心只得重新恩賞國公府。

半月後,朝堂之上,氣氛凝重。

順桓帝坐在那雕龍御座上眉頭緊鎖,李國公出列上前,恭敬行禮道,「陛下,如今邊關戰事緊急,黃蠻人來犯,我軍將士奮勇抵抗。為鼓舞士氣,臣懇請陛下讓太子殿下親自押送糧草前往邊關。太子殿下親臨,定能讓將士們感受到陛下的重視與關懷,我方士氣必會大振。」

此諫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一片寂靜,隨後便是群臣的竊竊私語。

「太子殿下金貴之軀,怎能涉此險地?」王丞相急切出列。

李國公神色嚴肅,絲毫不讓連忙道,「如今戰亂紛飛,國之危難,太子殿下身為儲君,理應挺身而出,以振士氣。且有精兵強將護佑,定能保殿下周全,王大人無需過慮。」

這時,慣會見風使舵的一些大臣們也紛紛附議。

順桓帝陷入沉思,心中更是疑慮重重。

「太子殿下從未經歷過此等大事,恕兒臣直言,殿下此行怕是不妥,國公大人難不成想陷殿下於辦事不力之罪麼?」穆熠沉聲開口。

順桓帝怕太子存有私心是眾人皆心知肚明的,索性便由他這暄王殿下來給他父皇一個台階下了罷。

順桓帝目光深沉,未置可否。將欲開口之際,太子殿下出列了。

穆翎知道李國公是為了家族榮耀與未來才心生此計,意在要他立功。

心中雖有忐忑,可他畢竟身為太子,在北淵時便深知責任重大,遂毅然道,「兒臣願往!為大澧百姓,兒臣萬死不辭。還望父皇相信兒臣一回!」

眾臣面面相覷,順桓帝沉默片刻,終是點頭。

「既如此,朕便准了。但此行朕還要派一人隨同太子前往。」順桓帝掃視群臣,最終將目光落在崔羌身上,「崔探事,此番你隨同太子前往邊關押送糧草,務必護好儲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