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陛下千萬要聽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個一生奉行「有教無類」,一生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人,終究是遇到了他不會教的人。

江棄言吹了會夜風,在想,先生這會兒會不會正在難過。

他們都叫蘇仕元「大祭司」,只有先生叫他「周先生」。

蘇仕元是先生的老師,他教先生的是周之文、周之禮。

但蘇仕元死了,遺忘之地不復存在,大周的一切就此永遠消失。

不,不會消失的。

江棄言想,他也叫蘇仕元「周先生」,他和先生,都會把它們延續。

那個朝代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後人的,仍然是珍貴無比的瑰寶。

第66章 誰說兔子不能化龍?

十二月開頭便是殿試,江棄言放棄了參考,如今的他,已經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向臣子、向天下說明他的治理才能了。

畢竟過去的大半年裡,內閣得到了天下人的一致好評。

江棄言坐在龍椅上監考,下面那些貢士無論能不能考中,他們都會是未來綏陽的新生力量。

屬於他的,新生勢力。

但也不完全是,能進入這座大殿的,寒士畢竟占少數,平民百姓的資源究竟是比不過世家大族。

所以正在答卷的人中,其實黨系錯綜複雜,但江棄言不在乎。

無論他們曾經是什麼黨系,現在他們是天子門生。

拋去黨系不談,他們都是讀書人。

是未來能夠治理一方、造福百姓的大能。

但江棄言更希望把他們留在京中,代替老一輩的臣子們,為他想要的盛世奠基。

這場殿試的出題人是帝師,審題人是文相,監考者是皇帝陛下。

這大概是歷年來最受重視的一場殿試了吧?

貢士們有些緊張,但看到上首那人始終面帶鼓勵的笑容,又漸漸平復了心境。

殿試與其他不同,殿試的考題很靈活,閱卷人最是能從中得知每一個人適合的職位。

今年的閱卷人,是江棄言。

沒有人質疑他年輕,也沒有人不服他的判斷,過往的一切早已證明他的聖明。

那一顆信服的種子在他首次參加縣試時,就已經在天下人心底埋藏。

在他順利拿到滿十甲後,這些種子終於生根發芽。

於是江棄言又一次想,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承曦帝就是做不到呢?

為什麼承曦帝做不到這些,卻反而要怪旁人呢?

明明當年有蒲老先生幫他,明明當年蘇仕元不止一次想拉他一把,明明當年姜皇后在世,徐家會堅定地站在他背後。

他有聲望,因為蒲庚替他守著朝堂。

他有民心,因為蘇仕元替他遊說天下。

他有兵權,徐經武的兩位姨妹妹都嫁給了他。

江北惘明明什麼都有,最後究竟是怎麼失去所有的呢?

第一個離他而去的,便是徐經武,徐經武說,若無生死大事這輩子再也不肯入關。

第二個離開他的,是蒲庚,蒲庚臨走前曾仰天長嘆,愧疚自己沒有教好他。

蒲庚死後,蘇仕元還在替他周旋,從秦廊秦老閣主手中保下了他的命。

後來蘇仕元也死了,這天下再也沒有人會保他了。

明明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而他猶在怪別人,怪徐經武心狠,怪蒲庚管太多,怪蘇仕元冷漠。

怪江棄言是個喪門星,怪蒲聽松禍亂朝綱,怪那些臣子一個個都不站在他身邊,怪天下遲遲不肯歸心。

江北惘恨啊,恨他們都不體諒他,可他從來都不肯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江棄言站起身,走下台階,負手轉了一圈,文相坐在大殿最靠近門口之處,看見江棄言這幅老神在在的模樣,不禁搖了搖頭。

一個二個的,都那麼早熟,一點都沒有小孩子該有的樣子。

文相摸了摸長鬍子,暗自在心裡腹誹,果然有什麼樣的先生就有什麼樣的學生。

蒲聽松當年十二歲入朝,一本正經議事的樣子,如今想起來……

果然怎麼想怎麼想笑啊。

當年怎麼沒覺得那麼好笑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