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
大喇嘛雙手合十,輕聲道:「嗡嘛尼叭咪哞,趙居士,多年未見,別來無恙。」
揚州屠城那日,想要背著齊白岳出城的明州被數名清兵攔下,局勢一觸即發之時,正是這位大喇嘛伸出援手,將二人帶出了那片人間地獄。而如今,時移世易,被清廷捧上神壇,身份貴重的扎薩克達喇嘛,也因這一場戰事落入這般田地。
然而,就如同當年一樣,趙明州與大喇嘛各自的身份並不代表他們政治上的傾向,也並不昭示著他們本質上的對立。既然大喇嘛當年肯救她出城,今時今日,只要不違背原則性問題,趙明州也願意放他一馬。
「大喇嘛,您請坐。」趙明州恭敬地傾了傾身子。
沒有被黑紗覆蓋的狹長眼睛彎了彎,露出一絲和藹的笑意:「趙居士,貧僧便不坐了,今夜前來,只是有一事要向居士示警。」
「示警?」趙明州眉頭一揚,給大喇嘛斟茶的動作緩了緩。
「趙居士一路北伐,得道多助,所向披靡,今日更是拔下贛州,力克多鐸,只怕要不了多久,趙居士的威名便可傳遍五湖四海,直下南京亦是觸手可得。想來,趙居士身邊亦多是北伐必勝的呼聲吧……」
大喇嘛濃眉微蹙,聲音里也多了肅重:「然,居士可知,人力終究有限,天道不可相違。」
趙明州只覺自己的心臟被重重地撞了一下,曾暫時消退的壓迫感有一次占據了上峰。她怎麼會忘了,那始終高懸於九天之上的所謂「天道」。
卻聽大喇嘛繼續道:「在久遠劫前,世間有阿修羅與帝釋天,阿修羅居於海底須彌山根部,帝釋天統治山頂忉利天。阿修羅曾率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帝釋天所居須彌山,其軍立大海水,氣勢洶洶,一時天崩地裂,帝釋天震恐。神對帝釋天道,你若誦持,鬼兵必破。於是,帝釋天燒眾名香,發大誓願,虔誠誦念。」
「結果,虛空中降下四刀輪,直奔阿修羅而去。削去其耳鼻手足,鮮血染紅大海,阿修羅敗逃,最終遁入藕孔中躲避。」
大喇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曾經高大的身影略顯佝僂,似乎剛才講述的故事已經耗盡了他全部的力氣:「敢問居士,觀此一役,汝與清廷,孰為阿修羅,孰為帝釋天?」
趙明州思索了一陣,總算弄懂了大喇嘛話中的深意:「您的意思是,我就是阿修羅,而韃子就是帝釋天?而所謂天道,站在帝釋天一邊。只要它們動動小手指,即便我再得道多助,也終究會落得和阿修羅一樣,躲入藕孔中逃命的結局?」
雖然心潮翻湧,可趙明州依然譏諷地笑出聲來:「我若當真怕它,也不會走到今日這步田地。如果您是來勸我收手的,那——」
趙明州讓出一個身位:「慢走不送。」
大喇嘛沒有轉身離去,亦沒有因為趙明州無理的送客而心存怨懟,只是長嘆一聲道:「貧僧知道勸不住居士,就如同勸不住滿心憤懣的阿修羅,勸不住一心的蚩尤一般。更何況,若帝釋天當真賢德,又何懼阿修羅呢?」
「那你的意思是……」
「貧僧願助居士,破此天道,傾覆須彌山。」
凌晨時分,睡得昏天黑地的道長紀春山被人從美夢中吵醒,連滾帶爬地被拽進了趙明州的軍帳。無人知道他們在軍帳中談了些什麼,只知道營帳中的油燈亮了一整夜。第二日清晨,一支由道士和僧眾組成的隊伍,遠離了明州軍的大部隊,踏上了一條直向東北方的小路。
紀春山與大喇嘛站在隊伍的最前方,接下趙明州的壯行茶。
「大喇嘛,紀道長,山高水遠,多多保重。」趙明州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
「那貧僧便以茶代酒,助居士踏破須彌。」大喇嘛將茶碗高高舉過頭頂,帶領眾喇嘛飲下。
紀春山則是沖趙明州眨了眨眼睛,壓低聲音道:「替我照顧好瓷娃娃。」碗中的玉液瓊漿順著纖長的脖頸滑落數滴,竟隱隱有著酒香。
多年相處,趙明州早就知道這紀道長行事不拘禮法,可還是替他感到心虛:「喝酒……能行嗎?」
紀春山撩起袍袖,擦去唇角的酒漬,放聲笑道:「陪你,不行也行。古有張天師吞血酒不算破戒,今有紀春山飲星髓何妨證道!快哉快哉!」
趙明州心頭一松,也默契大笑,二人相視良久,千言萬語亦瞭然於心。
晨風掠過,霧靄四散,大喇嘛環顧這支臨時組成的隊伍,青玉羅盤與神轉經筒混於一處,僧袍與道冠天衣有風,不由得垂眸淺笑,笑聲溢出唇齒卻化作喟然長嘆。他將茶碗倒扣在托盤上,向著趙明州雙手合十:「趙居士,時辰到了,該動身了。」
趙明州拱手還禮,目送著眾道士僧侶踏上征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