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夏夫人說起來稀鬆尋常,想是不成文的規矩,大家皆心照不宣。陛下知曉,朝臣官員亦知曉。

在大家都認可的規矩中,若不遵守,門都摸不著。僥倖擠進去,亦會被摒棄在外。

寧毓承問道:「阿娘,叔父的俸祿呢,一年多少貫錢?」

夏夫人道:「明州府算上州府,正俸添支公使錢,七七八八算上的話,一年大致在八百貫錢左右。你叔父在明州府,比京官多了職田。明州府的職田三十五頃,你叔父拿一半,其餘不等分給通判主簿一眾官吏。」

三十五頃職田就是三千五百畝,寧悟暉占一半,賃給佃戶耕種。產出的糧食等收益不算在內,寧悟暉的俸祿,要六年不吃不喝,才能回本。

人情往來,上孝敬下打點,寧悟暉還要養六個幕僚,侍奉奴僕,往公中交錢糧。

怪不得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這些錢糧,最終會由誰承擔,寧毓承並非天真稚兒,他一清二楚。

夏夫人不想多說三房的事,轉而說起今年春闈:「你小舅舅跟大郎今年都春闈,我只盼著,兩人都考中。你大伯父身子不好,不喜官場,辭了秘書省正字的差使,回到江州府老宅,你大伯母始終憋著口氣。要是大郎能高中,她也能揚眉吐氣。你小舅舅貪玩,交遊廣闊,你外祖父最放心不下他。要是他能考中,隨便點個下縣的縣令,讓他有正事做,好過他成日閒晃。」

照理說,陳進全與寧氏攀得上關係,他侯官五年,可見寧氏並未將關係用在他身上。

寧氏族人姻親眾多,比如夏氏。陳進全這個同進士,對寧氏來說並不值錢。

寧毓承沉默片刻,道:「阿娘,陳淳祐是我同窗,家中著實窮困,我想再去瞧瞧,能幫一些是一些。」

夏夫人忙攔道:「你不能去,他阿娘生病,你可別過了病氣。」

見寧毓承不做聲,夏夫人無奈道:「我讓夏嬤嬤去,你放心,夏嬤嬤辦事妥當。陳進全多少有個功名在身上,舉手之勞,結個善緣也好。」

「有勞阿娘了。」寧毓承心想夏夫人出面最好不過,起身見禮,再朝夏嬤嬤頷首:「夏嬤嬤,若有不便之處,你知會我一聲。」

夏嬤嬤朝夏夫人笑道:「七郎真正忠厚良善,這人行好事,菩薩必保佑,夫人以後有大福呢。」

夏夫人聽得眉開眼笑,寧毓承施禮告退,前去寧禮坤的院子知知堂。

廊檐下的壁燈照著,寒冷時節,庭院仍舊鬱鬱蔥蔥。

知知堂尤其如此,厚重的朱門後飛檐斗拱,高大的香樟樹,枝丫繁茂,一併伸向黑暗的夜空。

寧毓承望著天際,腳步緩下來,在門前踟躕。

他清楚自己的路,讀書上進,入仕為官。

卻又什麼都看不清,大雜院的景象,在他眼前浮動。

他該去向何方?

院內,寧禮坤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小七!你磨磨蹭蹭作甚,還不進來!」

寧毓承望天,莫非,天註定讓他不能退後,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嗎?

第四章 不動聲色掌控主動權

寧毓承進門,寧禮坤一手負在身後,一手握著兩隻油量的掌珠,不悅盯他一眼,再抬頭看天:「小子想要躲懶,便是雞鳴時辰,也得寫完今日的功課。」

「是,祖父。」寧毓承規矩回答,「祖父,待我先去給祖母請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