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被奉為「班母」,她的一言一行,斷不可能只來規勸班氏女眷,而會傳開來,影響深遠。
敬順丈夫,曲從舅姑,叔妹和順。
「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班昭至少比漢九成九的男兒們都要強,她卻稱「女以弱」為美。
「班昭班大家?」寧禮坤意外了下,樂呵呵笑起來,「二娘有志向。班大家學識過人,堪稱國相,二娘以為,能做到班大家那般?」
寧毓瑛努力鎮定,心卻怦怦跳個不停。她想讀書這件事,並非一朝一夕,在腦中,已經想過無數遍如何開口。
想到寧毓承的提醒,寧毓瑛道:「祖父,我姓寧,我也是寧氏子孫。我書讀得好,尤其是算學,我已經自己學完了《周髀算經》,太學的試卷,我全部做過,
上面的題目,我閉眼都能解答。我可否做到班大家一般厲害,祖父,我得試一試方能知曉。」
寧禮坤眉毛揚了揚,問道:「如你所言,你算學厲害,入明明堂讀書,又是為何,你難道想要與男兒那般,讀書考科舉做官?」
「祖父,我不想考科舉做官。」寧毓瑛到底年少,藏不住心中的情緒,神情變得輕蔑起來。
「本就為了科舉擠得頭破血流,要是再有娘子們出來與他們爭,還不得被他們生吞活剝了。」
寧毓瑛還不甘心補充了句,「國破家亡的是他們,憂國憂民的也是他們,我讀過史書,一朝一代,並無半點長進。」
寧禮坤聽得面無表情,負手在身後,踱步到忍笑的寧毓承身邊,瞪了他一眼。
「阿瑛,你機敏好學,這是好事,祖父甚是欣慰。明明堂的算學容易,你學完了《周髀算經》,學堂教不了你。」
寧禮坤溫和說完,見寧毓瑛緊繃著臉,神色倔強,杏眼漸漸泛紅,既失望又憤怒。
到底是孫女,寧禮坤不舍見她落淚,語重心長勸道:「阿瑛,剛極易折,說話做事之前,須得三思而後行。以後你嫁人到了夫家,性子也這般強硬,勢必會引來口舌之爭。阿瑛,要日子過得舒坦,時常得裝聾作啞,大智若愚方是真聰慧,這些話,你回去好生琢磨吧。」
「我不嫁人!」寧毓瑛聽到夫家,嫁人,忍不住激動地道,瞬時流淚不止。
「你不嫁人?小娘子都要嫁人。」寧禮坤臉色沉下來,他克制了下,皺眉道:「你且回去歇息,明朝讓你阿娘好生勸勸你。」
寧毓瑛胡亂屈膝施禮,轉身就往門外衝去,寧禮坤惱怒不已,寧毓承趕緊放下筆,起身追了出去:「三姐姐。」
寧毓瑛頭也不回,哽咽著道:「你別喊我,回去做你的功課吧。」
「三姐姐。」寧毓承追上寧毓瑛,她飛快拭去眼淚,扭過頭不去看她,側身繼續往前走。
寧毓承小跑著上前,擋在了寧毓瑛面前,往後倒退著走,誠懇地道:「三姐姐,我覺著你說得很好。」
「說得好有何用!」寧毓瑛憤怒極了,內心仿佛燃燒著火焰,灼得她頭暈腦脹。
寧毓承賠笑道:「三姐姐,你的想法,對祖父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其實不只是對祖父,對阿爹,任何一個男子來說,都是如此。」
「七郎,你呢,你也這般以為?」寧毓瑛停下腳步,衝著寧毓承噴道。
寧毓承愣了下,迅速反應過來,寧毓瑛正在氣頭上,他的話無異於火上澆油。
寧毓承不過十一歲整,虛歲十三。她能說出那翻見解,在這個世道便是大逆不道。
她始終是急了些,寧毓承勸過她,要告訴寧立坤,比起聯姻嫁人,她能給寧氏帶來的好處。
《周髀算經》學得好,於寧禮坤看來,並無實際用處,甚至在他眼裡,還比不上府中的帳房先生有用。她提出要去明明堂讀書,明明堂如今只有男子,勢必引起非議,由此帶來數不清的麻煩,寧立坤肯定不會同意。
寧毓承趕忙俯身施禮賠不是:「三姐姐,我說錯了話,三姐姐莫怪。」
寧毓瑛臉色勉強好看了些,低頭往外走去,道:「你讓開,這樣走,仔細摔倒。」
「三姐姐,你別生氣,也別太放在心上。」寧毓承猶豫了下,陪著她慢慢走,勸道。
「我不生氣,不放在心上。」寧毓瑛念叨了句,聲音逐漸變得顫抖,「我無法不生氣,無法不放在心上。二姐姐嫁人之後,就該輪到我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