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禮坤神色若有所思,沿著抄手遊廊緩慢走著,道:「賀道年對你很是讚賞,頗有結交之意。賀道年妻子周夫人,雖與天家出了五服,到底是一個祖宗下來的同宗。賀道年打算將賀祿送到太學讀書,他在試探你可會進京城。你能借著賀祿與天家宗親往來,賀祿有你看著,他也能放心。」
「我不想去太學讀書。」寧毓承斷然道。
寧毓承早已聽出賀道年的言外之意,寧禮坤也不會放他去太學。
畢竟在世人的眼中,從太學出仕,比不得考中進士出仕為官讓人高看一眼。
寧毓承必須考春闈,但他現階段,還是留在江州府打根基好,老實說道:「太學讀書,比明明堂要輕鬆,我還是不想去。」
「哦,為何?」寧禮坤問道。
「祖父以為當今天子如何?」寧毓承思索了下,轉開話題反問道。
「不可妄議天子。」寧禮坤警告地瞪著寧毓承,沉吟片刻,還是道:「守成之君,無功無過。」
「祖父很是惋惜。」寧毓承肯定地道。
寧禮坤眉頭皺起,很快又展開,道:「天子當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守著祖上留下來的江山,總有一日會坐吃山空。」
「天子無為而治,才是百姓之福,」寧毓承淡淡道。
寧禮坤眼神微凜,不悅道:「自古明君,誰是守成之君!」
寧毓承攤開手上的桃,遞到寧禮坤面前,笑著道:「明君的江山,都種不出一顆真正美味的桃。所謂盛世,百姓同樣餓肚皮。別折騰,於天下百姓,是難得的福氣。」
「那你還不斷折騰?」寧禮坤重重哼了聲道。
「我的折騰,與他們不一樣。他們折騰,無論如何改,吏治還是官制,國庫如何豐盈,卻忘了最根本的一件事。」
寧毓承再次將桃伸到寧禮坤面前:「真正的革新,進步,在技藝,在用各種技藝,讓人能吃飽飯,吃到一顆真正美味的桃!」
第39章 ……
早間起了一層薄嵐,浮在清澈的月河水面上,細柳扶風,婦人忙碌漿洗衣衫,不時呵斥一聲淘氣的孩童。
寧禮坤沿著河岸踱步,負手在後,眺望著月河對岸。自從大雜院修葺之後,一改以前的破敗,錯落有致,整潔牢固。他便喜歡來河岸邊走動,對岸的人間煙火,總能讓他心情莫名愉悅。
今朝寧禮坤卻不大提得起精神,寧毓承的話,在他腦中不斷迴蕩。
「天子無為而治,是百姓之福。」
「盛世的百姓,照樣吃不飽。」
「種不出一顆真正美味的桃!」
寧禮坤清楚記得,在江洲府大旱的前五年,大齊打過一次仗,那次是先帝要收復被鄰國大夏奪走的西北西平府。
西平府離京城約莫三千里,原本是大齊的邊關,邊軍駐紮在此,西平的土地都是軍屯田,百姓除去種地,若遇到打仗時,還要上戰場。
當地的百姓還有另外一重身份,被稱作府兵。府兵則是在打仗時徵召入兵營,且需要自帶糧食。
西平府氣候乾燥嚴寒,一年只耕種一季春小麥。軍屯種出來的糧食,無法滿足邊軍的吃喝。
打仗時需要徵兵,徵兵需要糧食,於是朝廷的官員就想出了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徵召的這部分兵丁當做府兵,就不需要吃邊軍的糧食,朝廷無需給邊軍撥付糧草。
最後的結果,府兵領著大夏軍進了城,西平變成了大夏的疆土。
此事成為大齊的恥辱,朝堂上下諱莫如深,從不敢提。先帝銳意進取,一心想要革除朝廷積弊,對西平府更是念念不忘,在處置了幾個保守的朝臣之後,對大夏用兵,準備收復西平府。
朝廷的旨意,到達臨近西平的隴南道,用朝廷的急遞,足足要十五日。送一趟朝廷的旨意,除去人手錢糧,至少要跑死近二十匹馬。
這只是極少的花銷,兵器刀箭亦不算重要,最重要的還是糧草。無論是兵還是馬,必須填飽肚皮,至少能拿得起刀箭。
戰事焦灼,從預計的半年,拖到了兩年還未出結果。
因著打仗,民不聊生,隴南道的雜草都比莊稼高。朝廷缺糧,只能從江南道徵調。其中江洲府被收颳得最為厲害,幾乎是剮肉剔骨。
大夏也苦於戰事,最終退兵,還回了西平府。江州府元氣大傷,好幾年都沒能恢復,再經歷一場大旱,無異於雪上加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