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真不想讀書,但他必須讀。寫策論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博取功名。

「二叔可以恩蔭你出仕。」寧毓閔揶揄道。

寧毓承看了寧毓閔一眼,很是無語。寧悟明可以讓他恩蔭出仕,但他不讀書,不參加科舉考試,首先要被寧立坤收拾,隨後寧悟明再收拾他。

寧毓閔的滿腹不安,煩惱,被寧毓承幽幽的眼神沖淡了些。

「小七,江州府的情形如何了?」寧毓閔問道。

寧毓承大致說了,沉吟了下,問道:「二哥可是想知道明州府三叔可還好?」

寧毓閔點頭,憂心忡忡道:「阿爹那邊沒信回來,阿娘成日擔驚受怕。我也沒法子,想要親自去一趟,阿娘又哭著鬧著不讓我走。說路上危險,要是我出了事,阿娘也活不了。」

現在寧毓承對明州府的情形也不甚清楚,不過,若是寧悟暉聰明,有江州府這邊的支援,應當不會太糟糕。

寧毓承想了想,安慰道:「祖父應當已經到了明州府,二哥你不要擔心,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我知道祖父已經到了明州府,先前你將祖父傳來的消息,讓福水與我說了。」

寧毓閔臉上的愁容依舊未散,他想到了什麼,不禁打了個寒噤,抬眼望著寧毓承,掩飾不住的驚慌。

「要是阿爹,小七,要是阿爹.......」

寧毓閔不敢說下去,滿嘴的苦澀,極力穩住神,問道:「小七可知伯祖父的事?」

寧毓承並不清楚寧禮乾當年之事,他搖搖頭,「伯祖父出了何事?」

「當年伯祖父在隴南做通判,也是遇到災荒,因著伯祖父的疏忽,隴南饑荒遍野,死傷無數,伯祖父被罷了官。」

寧毓閔眼眶漸漸變紅,眼裡浮起了水光,拼命克制著,聲音還是止不住哽咽:「小七,我不怕阿爹丟了烏紗帽,我只是怕明州府也饑荒遍野。阿爹有罪,我是阿爹的兒子,又何嘗沒罪。」

寧毓承怔怔望著自責難過的寧毓閔,一時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寧毓閔有顆悲天憫人的心,他喜歡醫術,對生命的敬畏,遠勝這個世道的人,無論貴賤。

「二哥,你別自責。我與你一樣,其實差不多。」寧毓承聲音真誠,寧毓閔不由得抬眼朝他看去。

寧毓承道:「二哥以為,你我並非寧氏人,身後沒有寧氏家族,二哥覺著自己能作甚?」

「能作甚?」寧毓閔喃喃道,他應當與官學的學生一樣,拼命為了考科舉而讀書。

「二哥想要與人為善,想要做好事。二哥,做好事容易,想要做好並不容易。若非有寧氏在背後撐腰,頂多也就是搭個粥棚,布施些舊衫。然而,這些只能解決一時之困,並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但是,二哥已經做得很好,待在醫術上取得成就那一日,二哥能拯救無數的性命。」

寧毓承這段時日忙下來,身體上沒事,但他依然覺著深深的疲倦。

現今大齊的世道,糟糕透頂。再完善的律法,先進的制度,天降奇才,都無法改變現狀。

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生產力的極度落後。

科舉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寒門取士對抗世家門閥,讓寒門能進入朝廷中樞。

在當時朝廷被門閥世家把持的情況下,對皇權來說,的確只好不壞。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皇權集中,底下百姓的生活,並未得到相應的改善。

科舉及第的官員,與門閥世家舉薦的官員,對待底層百姓時,手段如出一轍,不拿人當人看。

窮人照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連「門」都沒有的底層窮人,想要靠著科舉出頭,翻遍史書也沒幾人。

新的官紳集團,便是新的門閥世家,換湯不換藥而已。

任何朝代的變法,皆在改變朝廷政令,忽視了各門實用的學科,好比是螺螄殼中做道場,最後失敗乃是必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