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被呵斥的楊六指,神色雖憤憤不平,到底沒再做聲了。其他人見狀,只小聲交頭接耳,沒人再說話。

王大壽訓斥完楊六指,臉上瞬間堆滿了笑,腰彎下去,恭敬又熱情地道:「外面冷,天色不早,七少爺請進屋坐著吃茶歇息。七少爺要是不嫌棄,今晚就歇在寒舍如何?」

寧毓承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裡,眉毛不禁抬了抬,跟著王大壽進了大門。

真是有意思,小小的白蠟蟲,水只怕比村莊的河流還要深!

第74章 ……

王大壽有三兒兩女,兒女都已經成家生子,長子王福喜,次子王福慶在縣裡衙門當差,幼子王福根留在家中打理家事,侍奉爹娘。

進屋後,王大壽請寧毓承坐上首,他不置可否,在上首椅子裡坐了下來,寧九幾人依次落座。

王福根跟在王大壽身後,幫著奉茶迎客。他肖似其父,一張圓胖大臉堆滿了笑,身上裹著嶄新的綢衫,看上去比王大壽還要富貴幾分。

吃了兩口茶,寧毓承放下了茶盞,直言道:「王里正可能帶我瞧瞧白蠟蟲的模樣,如何做蠟?」

王大壽猶豫了下,道:「冬日只有白蠟種蟲,要待春上放蟲,到那時,恭請七少爺再來看。春日風光好,七少爺順道來王家坳踏春。」

「這樣啊。」寧毓承說了句,當即放下茶盞站起身,道:「我去別家瞧瞧可有白蠟蟲,做蠟。」

王大壽一下緊張起來,臉色變了變,賠笑道:「七少爺要看,只能看種蟲。三郎,你去拿些種蟲來。」

王福根應了,略作遲疑之後,添了一句:「七少爺不若隨我一道前去放置種蟲,做蠟處。」

王大壽神色明顯不悅了下,不過,既然王福根開了口,他也不好再推三阻四,只暗中惱怒王福根的自作主張。

對王氏父子的反應,寧毓承並不放在心上。

技藝密不外傳,父傳子,師傅傳徒弟,徒弟要侍奉師傅如父母,師傅可能還要留一手。

白蠟蟲養在樹上,平水縣也是從平江府學了來,並非獨門技藝。

制蠟就更簡單了,液態到固態的過程,頂多途中除去雜質,倒進鑄好的模子中,凝固後就成了蠟燭。

寧毓承暗忖,王大壽遮遮掩掩的東西,應該並非這些。

王氏在宅子西面蓋了兩間跨院,分別用來放置種蟲,熬煮蠟。他們先到了放置蟲種的院子,王福根走在前面,從腰間取下鑰匙,打開一間鎖著的木門。屋內昏暗,只看到在架子上,懸掛著一排排用箬竹葉做成的串。

「對不住,屋內不宜有明火,無法點燈讓七少爺看清楚。」王福根賠著小意說了,進屋取下一串箬竹串走到門邊明亮處。

「這裡面便是白蠟蟲繭,待開春天氣暖和之後,將蟲卵置於樹上,便可成蟲生長,待到端午時採收蠟蟲種,入秋時採收蠟花。」

王福根邊說著,邊小心剝開箬竹葉,取出如芡實大小,形如珍珠的小繭子,遞到寧毓承面前。

寧毓承好奇接過,指尖觸感滑膩,與蠟燭相差無幾。他並非打開蟲繭,將其還給王福根,「你放回去吧,別浪費了。勞煩你再給我多瞧幾顆。」

王福根意外了下,接過蟲繭放回箬竹葉串中,再撥開箬竹葉串,取了幾顆蟲繭出來。

蟲繭皆似珍珠大小,形狀完好。寧毓承問道:「端午採收蠟蟲種,可是篩選出了不好的種蟲?」

「七少爺聰明,一眼就看出來了。」王福根恭維著寧毓承,道:「蟲種若選不好,繭不出蟲,辛苦勞作一場,就白費了功夫。」

寧毓承道也是,他認真端詳著滿屋的箬竹串,屋頂高,屋內的窗欞也開得高,箬竹葉串並未擠成一團,隔開放置,保證了通風。

如蟲一類的天敵便是鳥類,寧毓承問道:「若是蟲種不採摘回來,可是會都被雀鳥吃掉?」

「雀鳥最令人頭疼。」王福根說是,愁眉苦臉道:「從蟲繭放置在樹上起,就要時刻不錯眼盯著,怕都被那殺千刀的雀鳥吃了。雀鳥捉不絕,只要有蟲,他們又會飛來,不但吃白蠟蟲,還會吃莊稼。另外,不採摘蟲種,任其留在樹上,樹受不住,很快就枯死了。」

「雀鳥也吃莊稼上的害蟲。」寧毓承道。

「也是,唉,養白蠟蟲不易啊!」王福根愁眉苦臉道。

寧毓承笑著說是,他清楚王福根是在故意訴苦,端看其白胖的手臉,也並非辛苦勞作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