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跟著眼睛一亮,按捺住激動,期期艾艾道:「七郎,那我們幾人寫出來的冊子,以後的名字,豈不是要在天下揚名了?」
寧九倒沒想到這一層,不知想到了什麼,遲疑了下,到底沒有說出來。
寧毓承將他們的反應看在眼裡,笑著道:「你們的大名,自是會留在冊子上。該是你們的功勞,一點都不會少。」
常寶高興之餘,臉卻霎時紅了,他直爽有擔當,當即羞愧地道:「七郎,是我小人之心了。」
寧九心思頗為複雜,他也想到了搶功勞之事。寧毓承的品行,他自是不會懷疑。寧悟明已經是朝廷一品大員,兩人多年未見,身份差異巨大,當然不敢全然相信。
揚名一事且放一邊,寧九多了重擔憂:「不過,要是到處都養白蠟蟲,七郎這邊從白蠟所得的利就少了,識字班如何辦得下去?」
識字班在王家坳辦得非常順當,不花錢能學習識字算學,就是村中最好吃懶做的王賴子,他懷著占便宜的心思,都很是勤快地跑來學。
雖村中未發現格外聰明的孩童,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已經粗粗識字。算學難一些,學會不那麼容易,不過家中的那點收益,開銷都能算得一清二楚。
識字班最大的成績,還是來自村民們內心的變化。最初唯唯諾諾,如今自信了不知幾何。
人人都識字,王大壽以及原來幾個讀過書,在村中有威望的族老,威望就不大管用了。甚至像是楊六指等幾個漢子,準備考慮爭里正之位。
到明年初,王家坳與清水村的識字班就會停掉,轉到另外的村子去。今年一年下來,兩個村的識字班,連著他們的月例與筆墨紙硯的花銷,約莫在一百五十貫左右。
這些錢,現在都是寧毓承所出,他打算從白蠟得來的利來開支。要是白蠟得來的利不夠,識字班也辦不下去。
「這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到時候總有辦法,先一件件來,將現在的識字班開下去再說。」
寧毓承又笑了,道:「先不提那些,我今朝看到了一件很是值得高興的事。」
寧九見寧毓承難得賣關子,不禁擰眉思索,常寶也一樣凝神沉思,兩人連著猜了好幾樣,都沒能猜中。
「是老人。」寧毓承沒再為難他們,將答案道了出來。
「黃福貴的老娘,你們都看到了吧?要是在別的村子,像是她這樣的年紀,以及身體狀況,在家中能幹的活少,需要吃的糧食多,到了冬日,黃老娘就該去山上的老人洞了。現在村中養白蠟蟲能賺到錢,需要人手是一方面,家中寬裕了些,如黃老娘這樣的老人,就能活下去。」
寧九想起那年與寧毓承在李家村山上所見到老人洞中的屍首,眼眶不由得發熱,道:「倉稟實而知禮節,日子但凡有一丁點的盼頭,誰捨得送親人去死。」
屋外有人在說話,「七少爺可在,我是來賣白蠟的。」
寧九趕忙揚聲答了,常寶跟著擺好筆墨紙硯準備記帳,寧毓承則取出錢袋,數著裡面約莫十餘兩的銀錁子,道:「九叔,我帶的錢不多,都是銀角子,不好破開。九叔與常叔先與我換些零碎的銅錢,再借我一些,我回府城之後,再給你們送來。」
「你先拿去用。」寧九爽快地擺手,喚來妻子取銅錢。
常寶跟著回屋去取錢,寧毓承拿出銀角子,讓福山去王大壽家換銅錢:「你客氣些,他不換就算了。」
福山拿著銀角子去王大壽家了,前來賣白蠟的村民走了進屋。待數好白蠟,拿著錢在手,滄桑的臉上浮起深深的笑,不顧寧毓承的阻攔,硬是連連躬身道謝後才離開。
賣白蠟的村民漸漸多起來,福山從王大壽家也換到了銅錢。寧毓承估算了下,他帶的錢雖不多,白蠟花尙未收完,最多的一家才得七十支白蠟左右,白蠟不算多,手中的錢估計勉強夠了。
屋中一片熱鬧歡騰,這時,外面傳來了尖叫哭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