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家子弟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寧毓承頷首回禮,「你首先要考慮到,做事艱難。手上若無權勢,錢糧,會非常艱難。」

「七郎放心,這些我早就想過了。」陳淳祐說道。

他已非當年無助,無依無靠的陳淳祐。這些年跟在陳全進身邊,體味過官場百態,對回陝州府將面臨的問題,陳淳祐心中有數。

「七郎有官職在身,要做事,也不比我容易。樹大招風,我敢說,全大齊都盯著寧氏,七郎不能出任何差錯。」

陳淳祐的未盡之言,寧毓承自是一清二楚。

太子看似寬厚,開明,對寧氏格外厚待,是因為寧毓承不涉及朝政。

宣撫使不長設,名義上是代天子巡視監察地方,但這個差使不經過朝廷吏部,要罷免,只是天子的一句話而已。

寧毓承與太子打過兩次交道,足以看清太子的多疑,謹慎,心胸與氣度。

太子與元豐帝並無任何不同,他看重的是天下江山,身下的那把龍椅。現在大齊京城出了大事,大齊其他州府,能讓朝廷省心的州府,也就江州府明州府等七八個地方。

其中又以江州府為首,江州府要是拿不出糧食賦稅,大齊就真正傷了根基了。

寧悟明身為江州府人,大齊的宰相,留著他在朝廷,對寧氏也是一種牽制。

太子巴不得江州府越來越好,成為齊氏王朝的最後保障。

寧毓承與太子的想法,在某一個程度上達成了一致。

在江州府,以寧氏多年的經營,就算夏恪庵調走,新知府與寧氏不對付,也撼動不了寧氏,寧毓承在江州府有絕對大的自主性。

先讓一部分人吃飽,覺醒,就從江州府開始,以點燎原。

寧毓承的打算,欲將江州府打造成大齊的革新前線。

王朝終將走上陌路,覆滅,這是歷史的必然進程。

無論是齊氏還是其他氏上位,興許能將前進的步伐推回去,但印在腦子中的東西,他們再也無法磨滅,只要有時機,即刻便會復燃!

「好。」寧毓承也不多勸,鄭重許諾道:「你若需要幫助,儘管開口便是,隨時給我寫信。」

陳淳祐笑起來,道:「那我不客氣了,到時候,我領著人來江州府學習,你可別嫌棄我煩。」

寧毓承也笑,兩人像是回到了以前上學的時候,一切盡在不言中。

很快便過了中秋,寧毓承一行啟程回江州府。周氏帶著小郎與娘家親人道別,與寧毓閔他們一起先上了船。

寧悟明告假,親自將寧毓承送到了碼頭。他立在那裡,一臉的不悅。

京城過了中秋,天氣就冷了下來。尤其是河邊風大,吹得人衣衫翩飛,寧悟明身形本偏清瘦,衣衫貼在身上,顯得格外單薄。他人也不如以前那般溫和,嬉笑怒罵多了,眉眼鋒利,像是一把利刃。

寧毓承本來想勸說他,後來又打消了主意。

寧悟明有自己的主張,太子有親近的東宮屬官,但他也需要不偏不倚,能做事的官員。

「你小子走了,不孝子!」寧悟明神色惆悵萬分,哼唧著罵。

「阿爹,辛苦你了。」寧毓承抿嘴笑道。

寧悟明稱自己是孤寡老人,獨自留在京城受苦,對寧毓承能回江州府很是不滿。

不過,寧悟明神色緩和下來,他看向緊緊拽著寧毓承衣角的阿蠻,笑道:「你這小胖墩,回去江州府之後,要開始開蒙學認字了,別成日跟在大人身後打轉。」

阿蠻只縮回脖子偷笑,依然抓著寧毓承的衣角不放,生怕被丟下。

「你年紀也不小,既然喜歡孩童,不如自己生一個。」寧悟明沉吟了下,最終還是勸說道。

「阿爹,我是男人,不會生孩子。」寧毓承一本真經答道。

「呸。」寧悟明罵了句,嘆了口氣,擺著手道:「時辰不早了,走吧走吧。」

寧毓承帶著阿蠻長長作揖道別,轉身上了甲板。寧悟明始終站在碼頭,船開走很遠,寧毓承還能遠遠看到碼頭上,他越來越模糊,變成小小一點的身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