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不但有利於人類對疑似系外生命信息進行巡查防禦,也可以幫助人類更深入地了解探索到宇宙的運行奧秘。
不過在現在主要任務還是應對目前的系外智慧體對地球的威脅,所以二級預警和三級巡邏都可以延後再議。
這個行星臨界警戒體系和地衛監測系統很相似,不同點則在於一個是對地球表面的監測,另一個則是在宇宙數據模型的基礎上對宇宙外部信號的接收和監測。
吳教授聽見她的話還開了一個玩笑:「如果接收到宇宙信號要怎麼做?不要回答?」
俞妙則就想到系統離開前留下的那個提醒信息。
不要擅自回答宇宙信號,這已經成為一個深入人心的觀點。
但只要接收到宇宙信號,其實系外文明的威脅就已經降臨。
「如果要形成衛星警戒網,從研製到發射以及進入到預定軌道,在預定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至少需要五年。」岑教授便說了一個預計的期限時間。
這還只是進入初步構設所需要的年份。
如果要推進第二階段或第三階段,僅是探測器飛到海王星就需要幾十年之久,而飛出太陽系更是人類現有水平所無法抵達的距離。
不過在說著時,吳教授就在模型顯示屏上畫了一個大致的洛希極限圈,以便更簡單清晰地看到這個方案的警戒範圍:「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在這個位置可以從空間站發布任務信號,在太陽系範圍外也有其他的探測器在執行任務。」
其他學者也有提出其他類型的方案,但在宇宙中航行的時間確實是太漫長了,都並不適合短期內的構設。
現在最好的方案還是先利用現有飛行器和探測器進行對宇宙信號的收集分析。
緊接著就是另一個問題,如何對威脅到地球的系外飛行器進行攔截。
這樣並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那麼大一個近似於小行星的飛行器,且飛行器的運行速度遠超於地球所有飛行器的運行速度,這是人類現有科技都沒有辦法完成的使命。
而飛行器撞擊地球會出現怎麼樣的後果呢?除了已經提前被告知結果的俞妙則,其他人都無法提前預知結果。
如果以現在的「小行星」狀飛行器的體積,無論是在近地點被撕碎變成漂浮在地球上的隕石塵埃體,還是直接撞擊進到地球表面,這對於人類都是滅頂之災。
甚至有人悲觀地想到,原來當年瑪雅人預言將會在2012年迎來世界末日,這並不是以訛傳訛的謠傳。
那個時候飛行器就已經進入太陽系範圍了,並在一點點地逼近地球。
而這就是人類迎來末日災難的開始。
就像當年恐龍的滅絕是來源於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帶來的氣候巨變,而冰河期也讓恐龍徹底從地球上爵跡。
焉知那顆小行星不是像現在這樣,同樣來源於外星生物對已然欣欣向榮的地球的進攻,將地球
霸主恐龍滅絕後,再經過兩百萬年的冰河期,於是人類占領了地球正式成為站在地球生物鏈頂端的存在。
畢竟關於人類起源說也有外星移民的說法。
而現在真正的外星人已經出現了,更為這種說法添上一層可信性。
但是人類起源也並不是他們現在需要探討的問題了。
在現在對系外生物飛行器已有的信息可知,他們主要提出幾種防禦解決方案:
一、撞擊說,即使用人造飛行器和系外生物飛行器在宇宙進行碰撞,兩敗俱傷魚死網破。
但如果這個人造飛行器僅是為針對這次攔截任務的產物,那麼在和系外飛行器完成粉碎性碰撞時,就已經順利完成任務了。
唯一的難題就是,如何找到一個對地球來說算得上安全的撞擊點。
只要在太陽系內發生爆炸,就免不得會對地球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尋找一個能將這個影響降到最低的地點。
這需要確定系外飛行器的飛行軌道。
而最安全的位置,無疑是木星背面的宇宙位置。
如果在木星背面發生碰撞爆炸,有木星這個天然盾牌為地球擋下來自外太空的傷害,就算是爆炸後四處飛濺的岩層隕石,90%都能被木星引力吸引進去。
這是能夠將對地球的影響降到最低的辦法。
但前提是需要系外飛行器的軌道會經過木星軌道外,且正好當時木星運行到這裡,與系外飛行器形成最近距離。
這個方案太依賴概率了,他們只是提出這個方案構想,容後再進行宇宙模擬實驗來模擬出這個方案的成功概率。
不過可能也只能作為最極限的一種攔截方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