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後和宿敵結婚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十餘年掖庭為奴,這個小娘子一筆一划,聲淚涕下,將滿腹的委屈寫成家信。

而今,她替「群青」問了出來。

「我還記得你教我背第一句詩,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最後一句詩,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群青不敢忘懷,可我想問你,阿爺,你後悔過嗎?」

群青道,「阿爺,你曾說你做的是對的事,哪怕阿娘攔著你也要上奏,可因你一意孤行,阿娘、阿兄沒了性命,我年幼失怙、苟且偷生,這些年,你可有想過我們?」

群滄嘴唇顫抖,喉中發出一聲哽咽,他渾身顫抖,一滴淚湧出來,散落進蓬亂的鬍鬚里,用手擦拭。

群青亦是淚流兩腮,頓了頓,道:「阿爺,我卻時常想你,因為你是我在世上唯一的親人。每逢受人欺辱時,我便想著,還有阿爺能理解我的委屈。阿爺還活著,我就有個念想,我想你能吃飽、穿得暖,還能陪著我,萬一哪一日,還能團聚。」

「青青,」群滄閉目,終於開口,喉嚨如生鏽一般喑啞,「青青,對不起……我群滄上不負皇天、下不負百姓,唯獨對不起你、你娘、你兄長。」

壽喜看向李玹。

這倒是出乎意料。

李玹不語,手中茶已涼。孟光慎卻是笑笑:「關了這麼久,本就思念親人,幾句窩心話入耳,不免觸景傷情。但這也不能確定青娘子一定就是群滄之女,且將兩人分開驗證。」

於是一道素屏隔絕了群青的視線。

壽喜只將群滄拉到案前,給他紙筆:「你可還記得,你女兒身上有什麼特徵,奴才叫宮女驗證,免的有細作充數。」

群滄想了想,提筆歪歪扭扭地寫道:「我兒耳後,有一枚硃砂痣;左肩一道舊疤,磕碰假山所傷。」

素屏另一面,宮女翻過群青的耳後,又將她上襦解開,露出肩頭,那道細長疤痕赫然在眼前。

兩個宮女對視一眼,前去回稟李玹。

群青面無表情,慢慢合上了衣襟。

第76章

群滄認定眼前的人就是他的女兒, 似乎再無理由懷疑群青。

李玹一個眼神,宮女們便到屏風後,引著群青出來拜見。

這道素色身影慢慢靠近, 卻引來周圍的人側目, 壽喜的神情再度發生變化。

一旁的小內侍先嘟囔出來:「怎麼感覺青娘子和出宮前長得不太一樣了?」

壽喜緊張地窺著李玹的神色:「胡說八道,常言道『女大十八變』,這容貌長開了也是常有的事。」

李玹不由向她看去。

群青已走到面前,這張肌膚柔白、骨秀神清的臉清晰地映入李玹眼中。說不上來哪裡變了,但比之從前更添一分柔美峭麗, 特別是看人時的雙眸, 令人見之難忘:「民女群青拜見太子殿下。」

她感覺到李玹的視線停留在她臉上, 久久沒有說話。

她容貌的輕微變化, 可以說是發育所致,也可以令人懷疑作假。可已到了此時,她只裝作若無其事。

卻聽李玹道:「傷從何來?」

群青下拜時袖口伸開, 依稀可見手臂上青紫傷痕。

群青心中一松, 拉拉袖子遮掩:「民女為陸長史所獲, 因從前幫太子理政, 曾被他下屬逼問。不過, 見民女什麼也不知道便算了。」

李玹原本轉著茶盞, 此時驀地攥緊,他並未置評, 而是淡道:「與你一同出宮的人呢?」

群青停頓一下,道:「民女識人不清,那人拿了民女在宮中積攢的全部積蓄, 棄我於不顧,自行離去。」

李玹冷笑一聲, 喉頭微動,飲一口冷茶。

孟光慎說:「竟有如此湊巧的事,仿佛樁樁件件都是為青娘子回宮鋪墊。」

群青莫名抬眼:「孟大人這是何意?」

李玹沒了耐心:「你可知道,尚宮局在你離開之後,將你的宮籍送到本宮案頭,說是作假,你實為南楚細作?」

群青反應了片刻,喊冤道:「民女已在宮中十餘年,宮籍也有十餘年,絕不可能作假。宮籍有兩份,一份出宮時在戶部大人那處換了符信,殿下可以向戶部尋來驗證。」

「尚宮局說民女是南楚細作,我還要說尚宮局內藏有細作。原本民女已經離宮,殿下也忙於政務,他們在此時挑起事端,讓殿下為無謂之事勞心,聽說這段時日燕王殿下已將《大宸律》修編完畢,又去江南道查案……」<="<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