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種田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孫娘子眉頭緊皺,似乎不太確定。宋明玉卻眼睛一亮,這分明是能解百毒的龍葵!

上一世她對中醫藥理略微有些了解,龍葵這樣的好東西她自然是知曉。

孫娘子下定決心開口:「先試一試吧,眼下情況危急,若真是紫珠,能救人一命也是它的造化。」

話落,當即有人拿著灌木和漿果下去熬煮去了,混亂中沒人注意小丫頭撿了把漿果搗碎,將渣滓過濾掉,就到手一小碗濃縮的龍葵汁。

當孫娘子熬好湯藥時,宋明玉趁著上去扒拉謝承宇的功夫,偷偷將龍葵汁已經餵到了謝老夫人嘴裡。

「咳!」

老夫人喉頭突然震動,一口黑血噴出。在眾人驚呼聲中,謝承宇也愣愣抬頭。

謝老夫人擠出一抹慈祥的笑,枯瘦的手指輕輕撫上曾孫淚濕的臉:「承哥兒說的祖母都聽到啦,祖母怎麼捨得離開承哥兒。」

「祖母!」

謝承宇撲進老人懷裡嚎啕大哭。宋明玉鬆了一口氣,看著孫娘子不可置信地反覆把脈,表情從震驚一直到釋懷,她拱手道:「老夫人吉人自有天相,餘毒已解。」

在場眾人皆抹著淚,謝二娘子道:「沒事了就好,沒事了就好。」

屋內緊張的濃雲散去不少。

晨霧漫過修復好的城門樓。

趙鐵匠正掄錘敲打最後一塊鐵箍。新制的榆木城門足有三寸厚,裹著曬乾的堅韌樹皮,門閂是用整根老槐木削成的。

「往左半寸!」

李村長杵著拐杖在城牆上來回巡視。二十幾個漢子正用糯米灰漿填補牆縫,王木匠新制的吊籃懸在半空,裡頭堆著從護城河撈起的青磚。

「這垛口得再加層箭台。」

曾經當過邊軍的錢老漢比劃著名,「當年突厥人南下,就因著箭台多,應是攻了三天三夜都沒讓他們得逞......」

「錢叔!」

下方傳來年輕漢子的聲音,「您倒是接著磚啊!光顧著說了,下邊的人等著遞磚幹活呢。」

「好嘞好嘞。」錢老漢連忙接過磚頭,憨笑著道:「看到這建築,想到年輕那時候了,便多說了兩句。」

城牆上,一群人有條不紊繼續幹活,修復著破損的城牆。

聽到錢老漢這話,紛紛調侃道:「錢叔上過戰場當過兵,光榮著哩,多說多說,咱們就愛聽。」

錢叔一聽這話,手下的工作更為麻利,他注意著一邊說一邊幹活,自豪的語氣引得人羨慕無比。

馮翠花也到城牆上幹活,聽著錢老漢的話,心中不是滋味。

憑什麼這糟老頭子就能從戰場上回來,她兒子宋大海卻不能。

她剜了一眼錢老漢,心想著他定然是當了逃兵,不然怎麼可能全乎回來。

這麼一想,她心裡頓時舒坦不少,旁邊的人與她搭話,她心中不爽利,也懶得開口。

見眾人還在和錢老漢說笑,心中更為鬱結,她撂下擔子就離開,順手

不忘抓兩塊給幹活之人提供的飴糖。

王大花挎著竹籃站在牆根,看見馮翠花的動作,張嘴就罵:「馮翠花!你都沒幹啥活,憑什麼拿飴糖,給我還回來!」

「王大花!」

李村長一拐杖敲在牆磚上,「馮翠花她們再怎麼說也有付出,連夜熬米漿,不然這城牆三天都糊不完。」

在清理壕溝的婦人們聞言直起腰,沾著泥點的臉上滿是得意,她們都參加了熬米漿的工作。

李村長又看向她:「一天在這盯著別人,不如上去砌兩塊磚頭去。」

王大花一聽這話,悻悻扭開了臉。

上去幹活?開什麼玩笑,又不給工錢又不包飯的,憑什麼要她幹活。

城主府里的糧食本就有她們家的一部分,這跟幹活可不掛鉤。

王大花想著,繼續在牆角處懶懶散散侍弄著,有人喊的時候就過去搭把手,沒人理的時候就偷懶自在。

城中的日子安逸,因著地勢高,不必擔心水位漲上來。

只不過依舊陰雨連綿,稻香村的漢子合力將城內的疏水管道給清理乾淨之後,便不用在擔心積水。

暮色染紅城樓時,李村長敲響了青銅鐘。城主府前的廣場上,糧袋堆成的小山泛著稻穀的清香。

「都排好隊,按戶領簽!」

宋老漢站在村長身旁,展開泛黃的名冊,「孫家漢子多,這些天搬的糧食也多,多分三斗。」<="<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