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道:「要做什麼就說吧,哀家來辦。」
*
待到了三月驚蟄一過,初春來臨,萬物慢慢開始跟著活了過來。清晨時節,閒花淡春,淺淡的花香彌散,令人心曠神怡。煦景初升之時,地上的冰雪早就消融,只是春寒料峭,空氣中還帶著些許刺骨的冷意。
這樣的好時節,卻出了一件不太平的事。
這事一開始本來是小,可不知後來是怎麼越傳越厲害,厲害到了滿大街的人都在議論這事。
就連李挽朝都聽說了。
她是從楊期明的口中聽說了這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期明前些時日的殿試之中,得了個進士出身,這屆殿試之中,楊期明的年紀是最小的一個,尚不曾到弱冠之年,後朝廷考量其年輕有為,家中又根正苗紅,就將其選進了翰林院當了庶吉士。
如今楊期明正在翰林院中做事。
宮裡頭出了事之後,楊期明也比尋常人都能早些知道。
他在家裡頭吃飯的時候談起了這事。
說是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來的說法,竟有人說太子不是皇上的親子。
一家人正在一起用晚膳,楊老爺聽到這話最是激動,他問道:「這話怎說?」
太子,怎麼可能不是皇上的親子呢?
他問楊期明,「這話可不敢瞎傳,被知道了的話,那是要砍頭的。你還在翰林當職,這叫別人聽去,命不要了?」
楊期明忙解釋道:「我不曾在外頭同旁人說過,這些話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來的,我也是在衙門裡頭偶然聽人私下提起,才說回家來的。」
李挽朝自從那日之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齊扶錦了,也沒有聽過什麼關於他的消息,可是沒有想到,再一次聽到,竟然是這樣的事情。
她回想起過往種種,總覺哪裡有些古怪的地方,她問楊期明,「可是有誰見到了什麼端倪?總也不能莫名其妙就出了這樣的說法吧。」
這樣的話不會是平白無故出現的。
楊期明回她,道:「表妹說得不錯。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聽人說是皇后和禮王有私情,兩人□□......生下了太子。」
李挽朝的眉頭有些蹙起來了。
這都是什麼事啊。
竟還牽扯到了死去的禮王還有皇后。
而且,皇后又為什麼還能和禮王有私情呢?
大家都遠離宮闈,觸及不到權利中心的事情,那些皇家秘聞,也不是他們能知道的。
只是都能猜到,在這樣的時候,出了這樣的事情,多半還是因為皇位之爭。
那些辛密之事被抖落了出來,不管說齊扶錦是不是皇帝親子,這盆髒水,都已經往他身上潑了。
李挽朝又想起先前齊扶錦從皇城失蹤,暫居在恩文府,難道也和現在傳聞的這件事情有關係嗎?
太怪了。
如若說她從不曾和齊扶錦接觸過,那麼這些事情或許就當做一樁秘聞,聽聽而過。
可因著知道比旁人多那麼一些的東西,現在反倒就像置身在一團迷霧之中,迷迷惑惑。
她弄不明白這些事情,怎麼串也串不起來,乾脆不再去想,重新低頭吃起了飯。
倒是楊老爺又問楊期明,「那這太子,不會出什麼事吧......」
李挽朝想起來了,齊扶錦以前做的那些事情,還把楊家和太子黨綁到了一起。
太子真出了事,按照林家那胡作非為的性子來說,指不定會要他們不好過。
可太子會不會出事,楊期明也說不清楚,他不知道那事是真事,還是旁人謠說抹黑太子,如果是真的話......太子自然是當不了皇帝的。
皇位相爭,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在京城中,也躲不開這事,不管是太子還是三皇子,選誰都會承擔風險,如今既和太子綁在了一起,不論其他的東西,那自然私心是不希望他出事的。
因為談起了這件事情,這頓晚飯用不算怎麼好,一家人用過幾口就不再用了。
飯後,楊兆文單獨去找了李挽朝說話。
他向她問起了太子以往的事,他道:「你以往和他在一起過......你可知道些內情?」
李挽朝說他們以前曾是夫妻,那麼那些事情齊扶錦可曾向她提起過呢?
李挽朝是真不知道那些事情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