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英看看張翠蓮,翻了個白眼兒。她有時是真覺得自己這婆婆腦子不靈光,在外面連做做樣子都不會,當說不當說的全往外倒,天天淨招惹是非,丟人現眼的。
「柳叔,你等我會兒,我說幾句話就回來。」李紅英跟趕車的柳老四說一聲,見他叼著草根點頭,就拽著鄭光宗往方竹的方向跑去。
「堂嫂,實在是對不住,娘就是這麼個性子,你別往心裡去。」
方竹交完坐車的錢,扭頭看向面前的年輕夫婦,笑了笑:「不中聽的話我自然是不會記在心裡,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不過堂弟和弟妹既然來了,也勞煩你們給大伯娘提個醒,這有道是禍從口出,要是哪天得罪了人可不好。」
鄭光宗和李紅英俱是連連應「是」,又跟方竹問幾句鄭青雲的情況,就藉口要趕路,急匆匆離開。
一轉身就忍不住在心中埋怨張翠蓮沒點眼力勁兒,這堂嫂分明不是好欺負的,還非要去惹人家。
「這會兒知道關心了,怎麼平日裡都不見人上門來看看。」方桃盯著兩人的背影撇撇嘴,小聲嘀咕。
方竹一巴掌呼在她背上,「還不快上車。」
方桃這才鼓著腮幫子動作利落地爬上板車,方竹也緊隨其後,挨著她坐下。
坐車的人都帶著背簍籮筐,沒一會兒就擠得滿滿當當。趕車的禿頭大爺揮起鞭子,吆喝一聲「走咯」,健壯的大黑牛便馱著車緩慢前行,有漢子三三兩兩地跟在後面。
坐牛車顛簸,雞蛋容易磕碰,方竹原也是打算走著去,讓方桃跟著秦小芳坐車的。但秦大柱硬把籃子奪過去,又說兩個妹妹照看那麼多東西顧不過來,方竹便只能領了他的好意。
牛車一走,方竹就把村口的那點兒破事拋在腦後。這還是她來到蒼黎村後第一次去縣裡,跟那時逃難而來是截然不同的心境,瞧著路旁的景色也覺得格外漂亮。
出村沒走多遠,就到了一岔路口,有人挑著擔子往另一條路走,方竹看得好奇。
秦小芳在一旁跟她解釋:「那邊是往鄉里的集市去的,每月十五黑水鄉有一次大集,平日裡若是想換些東西也可以去那兒。不過我們村離縣城近,大家都情願往縣裡去。」
方竹點點頭,這不難理解,縣城地方大,東西和人都比鄉里的集市多,也更容易賣上價。
牛車晃晃悠悠走了半個多時辰,方竹遠遠地就瞧見了高大的永安縣城門,和門口立著的青石碑。
圍牆上插著的幡旗隨風飄動,有官差在上邊兒來回走動。
城門口被拾掇得乾乾淨淨,再看不見東倒西歪、衣衫襤褸的難民。
村民們都從車上下來,老老實實地排隊,把路引遞給門口的官差查看,籃筐也都一一掀開給他們看個仔細,見官差大人揮手,方才進城。
輪到方竹時,那絡腮鬍官差上上下下打量了她好幾眼,直把方竹看得頭皮發麻,才粗聲粗氣道:「找著親戚了?」
方竹一愣,沒想到這位大人還記得她,如實回答:「我現在在蒼黎村安家了。」
絡腮鬍瞧瞧她身後一臉緊張的秦小芳等人,沒再多問:「安家了也好,你們來後不久隔壁府城就有難民生事兒,死了老多人。」
後邊還有人排隊等著檢查,絡腮鬍也沒跟方竹多說,隨口提了一句就放她進城。
方竹卻是有些後怕。
「小竹,你還認識官差呢?」將才絡腮鬍和方竹說話,可是有不少人看見了,都湊過來打探情況。
「我怎麼會認識官差,不過是當時逃難有一面之緣,大人心善,看我們姐妹倆可憐便記住了。」
其他人料想也是這樣,不再多問,各自拿好東西四散開來。
方竹看向石板路兩旁,已經沒有木棚子和大鐵鍋,也見不著一個難民,跟她初入城時大不相同,卻讓人心情舒暢。
三人在門口等了會兒,秦大柱才到。如今太陽還是烈,他拎著東西走得快,熱出滿頭汗,一跟方竹她們會和,就放下竹筐,取出隨身攜帶的竹筒咕咚咕咚灌水。
稍作休整後,幾人結伴往西市走去。
越走煙火氣就越濃郁,有小販挑著擔子大聲吆喝,路旁的麵館、包子鋪里熱氣蒸騰,滿是讓人咽口水的香氣。
方竹甚至還看見有人趕著一頭大肥豬走在路上,時不時拿樹枝在它屁|股上抽一下。
「西市那邊有一排的豬肉鋪子,這人應該是去賣生豬的。」
秦大柱常常來縣裡找活兒做工,見得多比較熟悉,見方竹她們都盯著那肥豬,笑著跟她們介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