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芳話音剛落,秦大柱就在一旁開口:「小芳你領著她們去,我去給你嫂子買點兒酸梅子。」
說完就急匆匆跑了,那臉上的笑怎麼看怎麼傻氣,瞧得方竹姐妹倆一愣一愣的。
方竹琢磨著昨天撿菌子也沒見著秦大柱的媳婦兒,今兒上縣裡也沒來,心裡有了猜測:「嫂子這是有了?」
這下秦小芳也掩飾不住喜悅,眉眼彎彎道:「嗯,因為月份不大,就沒聲張。」
「那可真是喜事兒,難怪柱子哥高興成這樣。」
秦小芳領著方竹姐妹倆直奔糧行。
門口立著塊木牌,上面刻著字,有人瞧上一眼就搖著頭走開。可惜方竹她們幾個都不識字,也沒在意。
一進門,店小二就熱情地迎上來,「幾位要點兒什麼,米、面、豆子,我們這兒樣樣都有。」
方竹盯著牆邊幾個滿滿當當的大陶缸,有些挪不開眼:「米怎麼賣?」
「精米九十一斗,糙米六十一斗。」
「怎麼這麼貴?」方竹沒忍住拔高了調子。
連秦小芳也蹙起秀眉,滿臉不可置信:「這糙米之前不是只有四十五文一斗,精米也才六十文,怎麼突然漲這麼多?」
店小二依然笑眯眯的,「我們家的米全是從江南來的,這江南水患,好多府城都被淹了,米價可不就跟著漲了。」
江南以種水稻為主,產出的穀子,白米銷往各地,方竹也是清楚的。因為水患,米價上漲也情有可原。
但一下子漲了幾十文,還是有些吃不消,方竹謝過店小二,又讓秦小芳領著她去了其他糧鋪,結果米價都一樣。
方竹最後只能妥協,買了一斗糙米,跟店掌柜還價到五十五文。又花四十文買了一斗包穀糝。
沒辦法,他們家就一畝水田,年產一石出頭的穀子,還得交一斗的稅,壓根兒就不夠吃。只能先買點兒湊合著,等收新穀子了。
買完米糧,方竹又去買了鹽和油。
江南水患對這些倒是沒什麼影響,還是跟從前一個價。
鹽二十文一斤,買了兩斤,花去四十文。
菜籽油貴些,三十五文一斤,方竹只打了一斤。家裡也不是天天吃油,省著點也能用很久了。
陳秀蘭只讓方竹買這些東西,她也沒自作主張買別的什麼。
把油壺拎在手上,其他東西都放進背簍里裝好,幾人就沒繼續在西市閒逛,直接去北市找布莊。
第14章
從西市出發,走了有一刻多鐘,才到北市。
這邊的油煙氣就淡了許多,店鋪以經營布匹、 首飾、香料、家具等為主,只零星有幾家麵館酒鋪。
雖也有擺攤兒的,卻沒一個是賣吃食的,都是些泥人、絹花、木雕這樣的小玩意兒。
不過依然熱鬧非凡,且穿著綾羅綢緞、佩戴金銀珠寶、坐著馬車的富貴人家更多了些。
因此走路時就更得小心謹慎,若是不小心衝撞到哪位貴人,可不是他們這些貧民能受得住的。
這就顯出有人帶路的好處了,用不著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轉,秦小芳領著方竹她們熟門熟路地找到了一家並不怎麼起眼、鋪面不算太大的布莊。
進門前,秦小芳說:「這家店的掌柜很和氣,價錢也實惠,我們和嬸娘回回都是來這兒扯布的。」
方竹進到鋪子裡掃了一圈,木架子上擱著的多是麻布和棉布,只有極少的絲和絹。雖也有成衣,卻也多是樣式簡單的粗布麻衣和棉衣。
想來這鋪子就是專做他們這些平民生意的。
看著才十多歲的店小二笑眯眯地迎上來,一邊領著幾人往櫃檯走,一邊問:「幾位看些什麼?棉布還是麻布?」
秦小芳答:「棉布,要顏色艷麗喜慶些的。」
「好嘞!」店小二高喊一聲,到櫃檯時,掌柜的就已經挑出幾匹布等著。
掌柜是位面容和善的大娘,見秦小芳年紀不大,又摸著布匹面帶薄紅,就大概猜到是為成親做準備,忙熱情地跟她介紹:「這石榴紅、藕荷、緗色、若綠的都好看,你這樣年紀的姑娘穿著正合適,出去也體面。」
秦小芳挑挑選選,最後裁了一丈石榴紅、五尺藕荷、五尺若綠、七尺黑布。石榴紅做衣裙,藕荷、若綠裁上衣,黑布做褲子和鞋面正正好。
石榴紅、藕荷、若綠色的棉布都是八文錢一尺,黑布便宜點兒,六文一尺,攏共兩百零二文,掌柜的主動抹去了七文。
等秦小芳歡歡喜喜地付了錢,方竹才從竹籃里拿出用麻布裹著的帕子出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