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種田養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蚊子昂昂叫著飛來飛去,不知什麼時候就叮上露在外面的肌膚,等感到疼了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啪的一巴掌拍下去,手上就暈出點點血跡。

尤其是方桃,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她年紀小,皮嫩,蚊子格外喜愛她。一頓飯還沒吃完,額頭上已經多出幾個紅疙瘩。

方桃抓著額頭,哭喪著臉說:「蚊子都不咬你們嗎?怎麼淨咬我!」

方竹笑:「誰讓你只顧著啃螃蟹,都不知道趕一下的。」

鄭青雲這幾日已經在慢慢增加飯量,但有陳秀蘭和方竹盯著,還是不敢吃得太多,早早地放下碗。又用筷子挑了一小塊炸螃蟹,扔給旁邊眼巴巴看著的大黑。

聽到姐妹倆的話,在一旁插嘴:「明天去胡郎中家拿些治蚊蟲叮咬的藥膏,和驅蚊的香,他弄這些還是有一手的。」

方桃輕哼一聲,眼神卻誠實地飄向陳秀蘭。

陳秀蘭點點頭:「成,我明兒就去找胡郎中買上一些。」

其實她心裡覺得被蚊子咬咬沒多大關係,但兒子都開口了,她也就不說那些不討喜的話。

而且青雲能顧著點方桃,方竹也會對他多些好感,對小兩口磨合也有好處。

陳秀蘭作為過來人,怎會看不清方竹和鄭青雲間的那點小彆扭,不過是看破不說破罷了。這日子總歸是要他們自己過的,她做大人的摻合太多就沒意思了。

第18章

天氣熱,醬豆子用不著捂太長時間就能發酵好。

第二日吃過晚食,陳秀蘭就把蒙在簸箕上的麻布揭開。

簸箕里還隱隱散發著熱氣,山姜子和黃荊條的葉子都被蒸得變成黑灰色,從莖幹脫落,掉進豆子裡,將自身的獨特香氣也融入其中。

撥開最上面的枝葉,下方的豆子上全都覆著一層銀白的細絲,將它們緊緊黏在一起。

陳秀蘭拿筷子夾一小坨,只見筷子下方的銀絲越拉越長,粘連不斷,她的眼裡露出滿意之色———

「成了,這豆子發的好,可以拿出來拌鹽了。」

於是方竹和陳秀蘭開始小心地將枝條從簸箕里抽出,混進豆子中的葉子也都仔仔細細地擇出來扔掉。

方桃也站在矮桌前幫忙。

至於鄭青雲,則搬把椅子,坐在一旁剁拌豆子用的東西。也沒什麼名貴的香料,無非就是姜、蒜、山姜子、花椒。

姜和蒜自家種的就有,山姜子可以去林子裡尋,只有花椒是買來的。這東西能入藥,胡郎中家就種了一棵花椒樹,陳秀蘭在他那兒買了二兩,攏共十文錢。

花椒味兒沖,拌十來斤的豆子,二兩還有餘的。

鄭青雲動作快,等方竹她們把葉子挑乾淨,他的配料也剁得差不多。陳秀蘭接了他的手,又剁上一會兒,就將細末子一股腦全倒進簸箕里。

拌豆子的事兒,方竹等人就沒插手,全是陳秀蘭自己弄的。她做的多,手上有數,知道該放多少鹽、多少辣椒麵合適。

陳秀蘭看著站在旁邊的幾人,也沒藏私,一邊往裡撒鹽一邊說:「這做醬豆子啊,其實最緊要的還是要捂得好。豆子一定要趁熱倒進簸箕里蒙上,像這樣的天兒捂個兩三日就行,天冷就要多些時日,能牽絲那就算發得好。」

「拌豆子其實沒什麼難的,不過就是鹽放足點兒,能存得久些。你們沒做過,可以一邊放鹽一邊嘗著。」

陳秀蘭說著話,手下的動作也沒慢。在不停的攪拌下,豆子均勻地裹上一層辣椒麵,漸漸變了色。細絲也消失不見,豆子不再黏成團,變得顆顆分明。

姜蒜末的香氣混合著豆子發酵後的特殊風味,直往鼻尖鑽。

「這樣就好了,我吃著味道正好,你再嘗嘗。」陳秀蘭拿筷子夾一粒豆子送到方竹嘴邊。

入口的醬豆咸香四溢,帶著微微的辣味。方竹點點頭:「好吃,娘做的必然沒問題。」

陳秀蘭笑得見牙不見眼,「這醬豆子裝進罈子里再放段時間,有太陽搬去外面曬曬更有滋味。不過這樣吃著也不錯,明兒就帶去縣裡賣也是行的。」

方竹:「那就再放幾日吧,等多攢些雞蛋一道帶去縣裡,也好賣些。」

「你說得是,院兒里的豇豆也還多,天天吃都膩了,也摘些帶去,能賣幾個錢是幾個。」

這事兒就這麼說定,幾人又趁著天還能看清,趕緊把醬豆子裝進罈子里。

一斗黃豆煮成的醬豆,最後裝了足足兩壇,全都蓋上蓋,好好兒擺在灶房角落。

又過去六七日,方竹才帶著一壇醬豆子、五十來個雞蛋、幾把豆角和一捆野莧菜進城。

這回同她一起的,只有鄭青雲一個人。

休養近半月,每日湯藥不斷,吃得好睡得好,鄭青雲凹陷的兩頰漸漸充盈,腿腳也有力許多,看起來已與常人無異。

山路狹窄,兩人一前一後朝著山下走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