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裴珩見她有顧慮:「朕從小就聽多了各種難聽的話,譚相不必像從前那般如履薄冰,費心話術。有何顧慮,不妨直說。」

「謝皇上。」

譚瑛定了定心,才繼續道:「微臣明白,皇上是有意要著手削減朝中冗官,為武將們騰挪出晉升之位,以激將士奮進殺敵之心。此計雖長遠可行,可短時內見效甚微。秋闈又是舉國矚目的大事,屆時要將部分名額騰給武官,又要抽調勸說文官入伍,定會引來朝中文臣與天下文人的非議不滿。微臣是擔心,到時候實際推行起來,會有些棘手——」

裴珩明白她的顧慮。

可既決心破那三尺冰凍,總是棘手的,否則大雍文武格局定型百年,要輕易能改,早就改成了。

他在龍椅上托腮慵懶斜坐著:「棘手也得硬推,改制嘛,哪有什麼皆大歡喜的好事。要不諸位愛卿再想想,還有什麼別的好法子?」

懸河關城一帶久未攻破,將士恐生厭戰疲倦之意;秋闈武科舉重設,又要儘可能吸引天下武者應試。

撇開改制不談,朝廷也的確亟需一個見效更快的法子。

韋廉上前一步,提議道:「皇上,微臣覺得改制的同時,不如先破格提拔一名武將為正一品,加封爵位,以振奮軍心。」

裴珩又瞥了眼謝瑾。

這法子他昨日就提過了,按功行賞,先破格提拔一名武將,官階與丞相太師持平,給所有效忠大雍的將士立個榜樣。

這是最簡單的辦法。

可惜朝中大將老的老,死的死。于震洲如今仍在與北朔軍對峙,尚未打贏關城一役,此時貿然給他加官進爵,反而會動搖軍心。

裴珩想了想,提議問:「魯直如何?」

韋廉覺得不太妥:「魯家軍是守衛防禦之軍,勞苦多年,但未必功有多高。況且魯將軍去年已新封了爵位,眼下要再升一級官階,恐怕……」

殿中人皆沉默了片刻。

裴珩也懶得再想,正要作罷讓人先散了。

康懷壽忽沉聲放話道:「皇上,老臣有一計策可破解眼前困局,且是百利而無一害。」

裴珩挑眉:「康太師,有何高見啊。」

康懷壽走了出來,面若泰山:「先帝在世時,也曾有意提拔幾名大將,奈何當時朝中文人黨爭厲害,盤踞著高位要職。所以先帝只好改其道行之,在皇太子的婚事中用了巧思,指了魯直將軍家的二小姐魯瑤為準太子妃。」

聽到這,裴珩和謝瑾的心皆驀的一沉,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對方。

康懷壽又朝龍椅一拜:「不如皇上順應先帝婚約,秋闈前與魯二小姐完婚,封將門之女為後。不就能大振軍心,皆大歡喜麼——」

第43章 冒犯

裴珩坐在龍椅上, 如芒刺背。

聽康懷壽說完,隨即就有官員一拍腦袋,附和起來:「是啊, 這魯二小姐乃是先帝親自定下的皇后人選。若不是這些年她隨父戍衛邊關, 魯家軍少不了她, 早應與皇上完婚了!」

「魯二小姐雖是女子,可魯家年輕一輩屬中她最英勇多謀,在軍中也最為得人心。屆時借帝後大婚之喜犒賞三軍,不愁不能振奮士氣——」

裴珩呼吸漸重, 肩膀微僵:「朕不……」

「殿下, 覺得如何?」康懷壽忽將話拋給了謝瑾。

裴珩一噎, 到嘴邊的話戛然止住,怔怔看向了謝瑾。

不知在緊張什麼, 他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

謝瑾面上沒有波瀾, 平添了幾分晦暗,似有一分病氣從眼尾悄無聲息顯了出來。

他嘴角費力地抬了下,但又很快撐不住掉了下去,平和說:「既是父皇定下的婚約, 又能為武科舉助勢, 自是再合適不過。」

說這話的時候,他沒看裴珩。

裴珩的心猛然又一落千丈,著實摔得有些狠, 連喉嚨里都泛上一股苦澀憋悶的味道。

他將唇緊抿成一條線,也無話可再說。

康懷壽見勢, 又一派正色諫道:「皇上,邊關前線戰局多變,路途遙遠。不如先發下詔令, 請魯二小姐儘早趕回建康,籌備婚事吧。」

……

臨近晌午,眾官員紛紛離了陵陽殿。

謝瑾也重新坐上轎子,沒往弄月閣走幾步,又被人抬回到陵陽殿後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