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上有人家[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花叢旁的蜂桶始終沒動靜,齊山將其移到溪邊也沒什麼變化,便不再折騰。

當下最要緊的,還是何天明定下的那套家具。

前幾日下山,謝知雲專門問了,聽何家人已經在找媒婆,準備上門提親。

何天明同柳絮兩小無猜,柳春生還跟何守義定了口頭上的娃娃親。若非世事無常,柳滿添、張遠蘭夫夫又自私自利,咬死不承認,他們早就成親。

如今苦盡甘來,這門親事自是板上釘釘。媒人走個過場,下聘、換庚帖,那日子就近在眼前。

既是為成親備的家具,當然要在大喜的日子之前擺進家裡,時間就緊迫起來。

這是齊山在村里接到的第一筆大單,意義非凡,定當做得精緻漂亮,要讓人看了就說好。到時借著何天明大婚,鄉里鄉親一傳開,往後生意就更好做。

別看這些大件費時費力,獲益也不少。一套下來幾百上千個銅板,做幾十件木雕才抵得上。就算一年只接一兩單,也足夠他們花銷了。

商隊收好貨物,再次出發,謝知雲又少了門差事兒。

他們只種些菜,不用天天照看,謝知雲閒暇時間更多,也有空琢磨其他東西。

天熱起來,他把主意打到蒲扇上。有編竹器的底子在,又在村里買回一把舊的,拆了編,編了拆,嘗試多次,漸漸摸出些門道。

接下來就是考驗細心和耐心,只要心裡想著賺錢,也難不到謝知雲。編出的蒲扇一天比一天像樣,後面已經能做得和市面上買的那種大差不差。

第27章

熱浪滾滾, 又到一年一度的收麥季節。

謝知雲他們沒有種麥子,自是不用那麼忙累。但自己一有什麼事兒就麻煩何家人,建新房那會兒, 他們也常常來送菜或幫忙幹活, 一文錢報酬沒取。

如今知道人家正忙, 躲著避著就不像話, 於情於理也該搭把手。

這幾日太陽烈, 割麥要趁早。早下地,早收工,人也少遭罪。

天還沒大亮, 兩人就下山。到何家時, 已經聚了十來人,正在院兒里吃飯, 連五六歲的孩童也在列。

鄉下人都有地, 農忙的時候都是同親戚朋友互相搭夥兒,緊著一家的收割完, 再換下家, 少有人花錢僱工。在座的這些便是與何家親近, 也來幫忙收麥子的。

搶收時節,甭管男女老少,往往是全家齊上陣。不知事的孩子沒人照看,也得跟去地里, 隨便找處樹蔭,讓他們自己玩著就是。

抓緊吃過早飯, 一行人帶上傢伙事,還有餅子和涼水,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彼時太陽將將冒出泛紅的毛邊, 地里卻已有不少人。不停地彎腰揮舞鐮刀,一簇簇金黃的麥穗被攔腰割斷,堆放在一起,身後只餘光禿禿的麥茬。

「你們這麼早就下地?飯都沒吃吧。」

「老李今年又豐收了!」

「好個賴皮貨,那大一條界看不清?眼瘸就去治。」

有寒暄,有歡喜,也有爭吵,清晨的田野充滿生氣。

終於到何家的麥地,大伙兒沒磨蹭,每個人都拿上鐮刀,分開了站在田頭,彎腰開始幹活。

除了謝知雲和三個小蘿蔔頭。

張玉梅原話是這麼說的:「這麼多人,不差你一個,幫忙看著點兒那幾個皮猴就行。」

謝知雲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堅持,領著幾個孩子去田邊的樹蔭下。

二黑許久沒下山,撒歡兒似地跑在最前面,一身絨毛被帶起的風吹得亂七八糟。幾個小孩嘻嘻哈哈追在它後面,你追我趕,好不快活。

謝知雲謹記自己的職責,不由也跑起來,還要提醒孩子們慢些。可惜收效甚微,最後只能改喚二黑。

二黑已能分辨它的名字,聽到呼喊,急急調轉回頭,用更快的速度衝過來,飛撲到謝知雲腿上。搖著尾巴昂起頭,不停哈氣。

「一身的灰。」嘴上這麼說,手卻是揉了揉二黑毛茸茸的頭,被舔上一口也沒變臉色。

二黑乖乖走在謝知雲身旁,孩子失了攆狗的樂趣,終於漸漸慢下來。

到了樹蔭下,孩子們很快找到新的玩法。四處搜尋石片、野菜、小花,準備開店做飯,二黑榮幸成為他們的貴客。

孩子雖然調皮,心卻不壞,並不會欺負二黑,謝知雲就由著他們去了。

只是小孩心性向來多變,沒多久就厭倦這項遊戲,嚷嚷著要去溝里摸蝦。

謝知雲沒帶過孩子,被吵得頭疼,實在拗不過他們,只得敗下陣來。

「要先問問你們爹娘。」

好久沒下雨,溝里的水並不大,張玉梅等人沒多想就答應,還提醒謝知雲帶上背簍、籮筐。

水溝離麥田不遠,往下走幾步就到。比山間那條溪流小得多,不過四五尺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