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要買石碾,也沒擺譜,連忙騰出手,領著兩人去看了現成的貨品。
大大小小的有七八個,就擺在院子裡。
兩人轉悠一圈,都看中一套碾盤三尺左右的。給大花套上試了試,又自個兒上手推一圈,還挺輕便省力,就問了價。
老石匠比了個手勢:「八錢。」
倒也不算貴,但謝知雲還是同他講了一會兒價。最後加上一盤單手就能推動的小石磨,攏共算了一兩銀子。
石碾子看著不大,其實可沉,大花單獨拉著有些費勁。好在老石匠家有牛車可以幫忙送,還差了他兒子和孫子上門安放。
三個漢子使了老大的力,好不容易將石碾送上山,穩穩安置在葡萄架下。
石磨還沒木盆口大,倒是不怎麼重,謝知雲都搬得動。暫且就放在灶房裡,磨豆子、辣醬都很方便。
結完帳,將人送出門,謝知雲就舀出一碗黃豆用水泡上。
看齊山在一旁轉空磨,笑道:「明早煮豆餳喝,也換換口味。」
其實有了石磨倒是可以做豆腐,但他們沒有滷水,也沒那門手藝,還是不要瞎琢磨,浪費糧食的好。
豆餳就簡單得多,黃豆泡發後,和水一起倒進磨眼,慢慢磨出白漿,煮開就能喝。講究些濾掉渣子,加點兒糖,也好喝著。
往日謝府的廚娘就愛做這個,許久沒吃,倒有些想了。
齊山看一眼木盆,提議道:「要不多泡些豆子,再發點兒豆芽菜,免得天天都是蘿蔔白菜。」
「也行,」謝知雲應下,又回身舀了些黃豆進盆,「米也剩得不多,趁現在不忙,你弄些出去磨一磨。」
自家有石碾就是好,不用下山和人搶位置,一排半天都輪不到。
雖說比村里那架小得多,磨起來沒那麼快,但準備兩個人吃的,還是夠用。
第38章 (捉蟲)
清晨, 外面霧蒙蒙的,草葉上凝著一層白霜,就連放在屋檐下的泔水桶表面也結了一層薄冰, 著實有些冷。
好在天邊已能看見明黃的光亮, 應是個大晴天。
謝知雲給灶洞添上柴, 舀一瓢水倒進鍋里。趁這功夫, 快步去堂屋端來一盆糠, 摻著扒下的瓜皮和菜梆子一起,上鍋大火煮著。在灶門口坐了會兒,又從角落的松枝底下摸出四五個番薯, 繞圈擺在邊沿。
許是天氣冷, 雞鴨下過幾回蛋,漸漸就又沒動靜。但餵養卻不能因此馬虎, 見它們沒之前那麼能吃, 還改成餵熟食。
也幸好齊山早有準備,之前摘了許多豆角葉子、瓜秧和嫩草回來, 費力剁碎曬乾後, 用麻袋裝起來。在缺少食物的冬日, 混著穀殼、麥麩或者蘿蔔秧,才不至於餓肚子。
柴放得足,只一把火,鍋中就開始冒熱氣。葉子糠吸足水分, 變得鬆軟許多。
謝知雲伸手掐動番薯,發現都已經能剝下皮, 便挨個拿出放到灶門口溫著。
舀出煮好的雞食,端著木盆慢悠悠來到雞籠邊,挪開木板塞進去, 肥壯的雞鴨立馬擠上前。
因今兒約好了要去石橋村收山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雞鴨不方便放進林子。雖有二黑在家守著,但萬一被什麼野物叼走,尋都沒處尋,還是關起來的好。
正重新將木門抵上,就聽見二黑嚶嚶叫。循著聲音望去,果然是齊山放驢回來。
他走上前,接過男人手中那一束紅艷艷的火棘果。最下面那一截的尖刺都被掰乾淨,正好可以捏在手心,也不怕扎。
指尖撥弄簇成團的小紅果,笑眯眯開口:「我正說屋裡那把葦草枯得可以燒火了呢。這個好看,紅紅火火的,瞧著就喜慶。」
「有好大一叢,喜歡改天去挖回來,栽在院子裡。」
「行啊,開的花兒也好看呢,」謝知雲點點頭,徑直往屋裡走,「我煮了番薯,再扒兩片菜葉子,把剩飯炒一炒就能吃。」
「好像還剩兩個蛋,一起炒算了,回來再找人買。」
謝知雲應了聲,到臥房將桌上竹編花瓶里的葦草抽出,換成火棘果,就進灶房忙活。
一頓飯吃完,太陽漸漸升起,走在路上就不怎麼冷。
之前給過口信,到石橋村村口時,已有幾個人等著。
簡單寒暄兩句,夫夫倆就麻利地給人過秤、結錢。
不過大冬天裡,能尋到的新鮮山貨並不多,攏共加起來也才幾十斤。
送走最後一位大娘,他們又等了近半個時辰,再沒人來過。
謝知雲揉揉發麻的腿,站起身道:「先走吧,下回再來。」
他們今兒來得挺晚,若有東西要賣的,早該到了。
齊山也等得有些不耐煩,點點頭沒多說什麼,同他一起整理板車上的貨物。
暫著山貨和謝知雲,驢車走得慢,齊山也不催大花,任它自己前進。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