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上有人家[種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齊山和張玉梅出現在路口時,一盆肉還沒切完。

「這都開始了,」張玉梅下了板車,徑直走到切肉的地方,看了眼笑道:「比我切得好,灌出來的臘腸肯定勁道彈牙。」

趙漁不太適應直白的誇獎,被太陽曬過的臉更紅幾分,抬起一隻沾滿油脂的手擺了擺,「沒,就隨便琢磨著一切。」

謝知雲瞧得好笑,在一旁搭話:「我們都沒弄過,還等著嬸子來指點呢。」

「也沒什麼難的,把味道調好就沒大礙。今年跟著我做一回,來年你們自己就能做。」

張玉梅坐下喝了杯溫熱的茶水,就去幫著齊山磨辣子面。干辣子被石碾壓碎,辛辣的香氣在陽光下散得更快更開。

四個人各忙各的,不多時就把香腸肉餡兒給調好。

張玉梅為人大方,灌香腸又不是她的獨門秘方,一點沒藏著掖著,該放些什麼,怎麼灌都說得清清楚楚。

另外幾個人也聽得認真,時不時搭句話,倒是熱鬧許多。

灌臘腸用的腸衣是從朱屠戶那兒買的,他常在外殺豬,有些人家不樂意收拾豬腸,就低價收回去。大腸洗乾淨了可以賣給飯館食肆,小腸便刮去油脂留下腸衣,灌臘腸賣。

齊山沒刮過腸衣,乾脆花錢和他買了幾段,還省事些。

到底是經常做這門生意,腸衣都很好,沒有破漏的。

肉餡經竹筒塞進去,鼓鼓脹脹,紅里透著白。被麻線栓成一節一節,整串搭在房檐下懸掛的細長竹杆上,看著就叫人心喜。

二黑沒見過這東西,但它天然知道是好吃的。連骨頭也覺得不香了,站在竹杆下昂起頭眼巴巴看著。

謝知雲這回沒罵它,他自己瞧著也饞呢。以前在雲水鎮,過年桌上少不了要切一盤蒸臘腸,紅亮油潤,很是下飯。自打進山,一晃有兩年沒嘗過這滋味兒,可不就想得緊。

張玉梅在旁邊看得分明,笑著提醒:「在外面晾兩天,等外皮幹些,就可以上炕熏著。過年那陣吃著正好。不過得留心些,鳥雀野貓什麼的都好這口,別給糟蹋了。」

齊山端著空盆,說:「嗯,我記著呢,晚上就放屋裡,白天再拿出來。」

臘腸灌好,再沒什麼事兒,張玉梅就先回家去。

劈柴、做木工,一天很快就過去。太陽漸漸西沉,天邊泛起紅暈。

趙漁做好晚飯,就準備離開。

齊山叫住他,拿起菜刀走到屋檐下,揪住垂下的香腸割了兩節,拿菜葉子包上。不算大,都只差不多手掌長。

但這可是實實在在的肉,還是村里好些人都沒嘗過的做法。

趙漁愣愣地看著遞到眼前的香腸,沒敢接。

齊山抬了抬手,示意他拿著:「要過年了,叫孩子們吃點兒好的。」

在火塘屋裡吃飯的謝知雲也說:「幫著做了這麼多,也嘗嘗好不好吃,今兒就不給趙哥加工錢了。」

趙漁拿著兩節香腸,連連搖頭:「不用,不用加,都是該做的。」

之前幫忙翻地、砍柴,當天都會多給兩三個銅板,但可換不來兩節香腸。

想到家裡幾個孩子的笑臉,他又是高興又是感動,眼眶都有些紅。

齊山皺皺眉,開口道:「快回去吧,別讓大壯他們等急了。」

「哎!」趙漁抬起手抹把眼睛,朗聲應了,這才轉身離開。

二黑養成習慣,自覺跟在他後面,護送人下山。

如今大路修通,好走很多,用不了多久就去了大半路程。

牛成壯來接阿爹回去,一眼就看見他手中形狀奇怪的紅肉。哪怕已經十來歲,還是沒出息地咽下口水:「又拿肉了啊?」

不怪他這麼說,昨天大山哥殺豬,阿爹就帶了塊豬血回去,今兒又拿紅肉。他都要疑心是不是阿爹學壞了,偷偷昧下東西。

自己養大的兒子,眼珠子一轉,還能不知道他在想啥。

趙漁擰他耳朵一把,說:「主家灌了香腸,叫我帶些給你們幾個兔崽子。」

雖說都是一個村兒的,但在人家裡做工,他還是習慣性稱主家。

牛成壯也沒覺得彆扭,聽他一說,才想起這眼熟的紅肉是什麼。畢竟他以前只在鋪子裡見過熏好的臘腸,新灌出來的卻是沒見過。

「那要煮著吃還是炒著吃?」

「今兒是別想了,要放著等年三十那天再做,」趙漁把東西交給兒子,自己走上前,「聽說燜飯好吃,油潤潤的,連米飯都沾上肉香氣。」

咕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