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成婚這麼多年,他始終琢磨不透她的心思。
於是在他猶豫的片刻里,她又問了一個問題。
“後不後悔?”
“不後悔。到這會了,與你說說也無妨,“與趙同壽”是我家族的信仰!”桓起這會回得乾脆,“這也是當時娶你的最大原因之一。”
“你乃茂陵長公主之女,堪比公主,既然長公主提議,我桓氏自然樂意之。”
蘇恪點頭,“所以阿弟反了前朝,你就不要妾了是不是?”
桓起持著一杯酒,“沉璧為天下,我為家族,論格局我不如他。但各有其道,各稟信念,只是難為了你。”
他飲了一口酒,環顧四下的監獄史,有半句話沒說,“且貴人擇中了我、啟動了我,乃是我無上榮光。”
貴人還在,布下的棋子還有,便不算輸。
“謝你的酒,謝你來送行,回去吧。”男人飲酒盡,最後道,“以後世上沒有桓氏了,你可以讓亭亭隨母姓。”
“蘇姓,能更好地護你們一生。”
話落,便見蘇姓的貴女眼淚噼里啪啦地掉,上氣不接下氣,“清明寒食,妾會待她來看你。”
十月初三,桓氏正法。
翌日,十月初四,蘇恪將女兒改為蘇姓。
改過之後,蘇恪又很是後悔,緣故是女兒與她說,喜歡表兄。
表兄,蘇瑜。
蘇恪嫡親的外甥,長了她女兒五歲,是何時的年齡,且親上加親,確實是一門極好的親事。卻不料被其母溫似詠以“同姓”之由婉拒。
古來同姓不通婚。
蘇恪自然知道這個理,只道改回去便是。
然溫似詠卻道,“無論亭亭隨何姓,這樁姻親都是不成的。”
蘇恪有些惱火,問其緣故。
溫似詠道,“子檀已經有了自己喜歡的人,待到了日子,便給他說親去。強扭的瓜不甜,這事以後就不說了。”
溫似詠看著柔婉謙和,卻是個說一不二的性子。唯一的一點軟化,給了兒子。
她原是一心想讓孩子繼承他父親的志向,橫刀立馬,征戰沙場,做個武將。然自去歲年末見到血染半身的兒子,終是心中動搖。加上他的左臂傷得厲害,幼時又被她催著練武過渡消耗了身子底子,醫官雖未判定日後不能持刀握劍,卻還是建議少動武的好。
加之蘇瑜自個便有從文的意思,她便也願意支持。
而她曾不止一次見到,他握一截青衫布袍出神,問過確實有了心儀的姑娘。只道那女郎尚且年少又在守喪中,正好可待他有了建樹再去求之。
就這麼一點血脈,她沒有不依他的。
“誰家女郎?”蘇恪亦是愛女,仍作爭取。
桓氏這廂,作為享譽了百年的世家被一朝夷族,影響不可謂不大。
長安五大門閥中,京兆陳氏與其也有姻親,更是被查出了不少同桓氏往來的書信,尚且還在查驗中,眼下很是低調。
而趙氏一族因趙謹上了九卿位,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燒得極為漂亮,原以為會榮耀鞏固。卻不想趙謹順勢提出欲改為“薛”姓,他與其叔父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往日人微言輕,如今一朝得道,成了天子近臣,又是實打實的政績,便索性將事宜攤上了明面。
天子自然恩准,只是不知為何並無闔族皆改為“薛”姓,只有近一半的族人隨之更改。如此原本的一地豪族,分化成新舊兩族,不僅沒有錦上添花,反而降了威勢,尤似二等士族。
如此家底,自然不入蘇恪的眼。
剩下便是溫氏和蘇氏。
思來想去,蘇瑜實在是個好人選。
溫門是他外祖一族,世代清流,蘇氏更是尊貴。
“誰家女郎,我也不曉得。”溫似詠如實回道,“二妹罷了吧,有的是好兒郎,子檀是個悶葫蘆,不會哄人的。”
蘇恪道,“兒郎油嘴滑舌反而不好,我就是看好子檀,你不曉得哪家女郎,我來問,總是給你弄清楚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