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見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即便心中盼望蘇彥早歸, 但理智告訴自己,盼望是一回事,實際又是一回事。眼下雖奪了衛尉一職,但是要控住朝局安穩,不讓世家在此階段發難, 就需要自己主動出擊,等待永遠都是被動的。而設立“聞鶴堂”就格外必要了。

為此, 她傳來夷安交代了一番。

冬日晝短,轉眼天幕落下,山光西斜。

*

長安城郊百里外的扶風郡內,一處宅邸中,青年往炭爐中加了兩塊銀絲炭,讓火更旺了些。

聞少年女帝年末事宜,星眸中隱隱露出憂色。平素朝會好歹隔日進行,聽政也三五日一回。這會群臣歇假,她卻反而日日這般操勞。

離開時,她身子還未好透,虛得如深秋枯葉,經風即晃。這會都入冬了,又是一人……

“聞鶴堂是何意?”縱是腦中千般想,然開口,蘇彥問的終究還是政務。

他擱下拾炭的鐵鉗,淨手倒茶,示意蘇瑜坐下。

東齊的七萬兵甲,原是誇大的數目。雖因突襲占了新城郡,卻也未曾想到魏國反應如此迅速,更不曾料到領兵的是蘇彥。故而待蘇彥兵降巴東郡,於郡中兵甲兩邊夾擊,前後共三場戰役,歷月余便奪回新城,打退了東齊兵甲。

蘇彥初時確實是為了躲避江見月,想分開一段時日靜靜心,故而動了留在巴東郡一年半載的念頭。

他一貫擅長遠謀,想著正好利用這段時日,摸一摸東齊的底。東齊、南燕原都是前郢分裂出去,習俗口音差得並不多。他甚至考慮利用一年的時間,觀察沙江的特點。東齊雖占三州,原不足為懼,兵力人力都不如南燕,所依不過是沙江天鑒,擅守但並不善伐。

卻不料才退敵,方知此戰乃連環計,皆為鍾離筠謀劃,主力在漢中,遂趕緊分兵三萬增援章繼。

而章繼離京,朝中便只有陳章。

蘇彥遂領數十暗衛日夜兼程趕回,於廿六到了這渭河畔的扶風郡,乃距長安皇城最近的一個郡。

在此歇了一日,一口氣松下,他便回了神,未再前行。

“這聞鶴堂具體何為,我也不知。只是前兩日給陛下匯報事宜時,聽了這麼個名頭。”

自桓起正法,九卿之一的內史便由蘇瑜頂了上去。

內史為文職,掌京畿城郊事,蘇彥停在這處,便暗裡傳信於蘇瑜。蘇瑜本就需要城裡城外兩頭任守,自也不會引起江見月懷疑。

蘇瑜接了蘇彥的茶水,望著他自回來就沒淡去的擔憂,又一次問道,“叔父當真不回皇城嗎?陛下若知曉您回京了,不知會有多高興!何況,明日還是除夕。”

【往後年年,都會有人陪你守歲,再不會留你一人。 】

蘇彥起身,眺望窗外不遠處冰封的渭河,半晌道,“叔父還有旁的事,等辦完事再回去,你先不和陛下說我的行蹤。”

這可是將在外,離營又未歸朝,若被知曉乃大罪也。

蘇瑜雖覺叔父理由說得混亂,卻也沒有多問,只頷首應是,返回皇城。

日落月升。

青年丞相久立窗前,看著夜幕下的沉寂渭河,暗思已經同她分別百日。她尚好,他便再忍忍,待開春與大軍同歸。

這處是一個剛剛好的距離,若朝中有事,他可以隨時應援她。若一切安好,便只當他在邊地未歸。

見面三分情,分開一段時日,或許她就淡了,習慣了。

且先習慣沒有他的除夕,習慣他的食言。

*

昭陽殿除夕宮宴,女帝升座,目光落在左首第一個位置。

距離年終還要三個時辰,師父不要食言。

戌時四刻宴散,群臣稟退,座位依舊空落落,江見月盯在那處看了半晌,只覺外頭煙花聒噪又晃眼,手中一個金樽被砸在地上。

她擲得用力,金樽從九重丹陛滾下,不偏不倚掉在一人足畔。

江見月被她擋去半邊燭燈,有些不悅地抬眸,見來人竟是陳婉。

“陛下何故生氣?”陳婉孤身而來,彎腰撿起酒樽,開口亦是小心翼翼。

“見朕生氣,你還避遠些。”江見月壓下長睫,不欲看她,“難不成你忘了,沒有朕的傳召,不許出現在朕面前。”

“我沒有忘記。”只二人處,陳婉咬著唇瓣,連尊稱都不敢用,提起一口氣道,“我來陛下處,不是讓陛下生氣的。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 江見月如箭矢般的目光射去,將對方嚇了個激靈,“怎麼,來與朕母女情深的?你不會是想榮嘉想瘋了吧?”

陳婉拼命搖首,只將一物擱在江見月案上,“除夕守歲,壓勝錢能討吉利,陛下收下吧。”

“你看一看,會喜歡的。”她將錦盒推過去些,兩側步搖泠泠作響。

江見月抬手打開,掃過,不由坐直了身子,竟是一枚鳳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